此型愛滋病恐懼症比較常見。
臨床表現為擔心自己會被傳染愛滋病,
處處過分小心謹慎,
極力回避各種可能被感染的場合。
如不敢使用公共廁所,
不敢接觸血液製品等。
而且伴有反復清洗行為,
表現在當接觸了自己認為可能被感染的物品後需要反復大量的清洗,
如洗手、洗澡、洗衣服、或者當自己認為可能攜帶病菌的人接觸了自己的生活用品後,
需要反復的擦洗,
甚至需要用酒精甚至消毒液進行擦洗。
嚴重者需要帶手套或口罩才能完成正常的日常活動,
甚至終日閉門不出。
嚴重損壞了患者的社會功能。
患者可能知道這樣完全沒有必要(也有一部分人認為這樣做是必要的),
但無力控制也無法擺脫,
伴隨強烈的內心衝突,
非常苦惱。
可同時伴有其他強迫症狀。
強迫型愛滋病恐懼症一般不會反復求醫,
四處檢查,
但回避行為和逃避行為比較明顯,
社會功能受損嚴重。
此型愛滋病恐懼症通過愛滋病知識的教育效果不明顯,
需要結合針對於強迫症的心理治療。
案例:s先生,
外企公司職員。
小時候曾被狗咬過,
當時沒有注射狂犬疫苗。
高三的時候,
偶然看到狂犬病毒的潛伏期很長,
於是開始擔心自己會得狂犬病,
整日處在擔心和恐慌之中,
無法專心複習功課。
高三的暑假裡注射了5支狂犬疫苗,
這種擔心得到緩解。
大學的前2年一切正常。
大三的時候,
由於很多同學都開始談戀愛,
而且一部分同學還在校外租房子住,
同寢室也有同學在校外租房子住。
由於擔心這些同學在校外的行為可能被傳染愛滋病,
於是對這些同學產生恐懼。
不敢和這些同學接觸。
尤其同寢室那個同學回寢室後碰的東西,
他都不敢接觸。
如果這個同學碰了他的物品,
要麼是把該物品反復的清洗,
要麼乾脆就扔掉。
畢業後到一家美國企業工作,
公司的中高層大部分是外國人。
自己認為外國人的性態度比較開放,
所以這些外國人身上可能攜帶愛滋病病毒。
就儘量避免他們接觸,
如果和他們說過話,
就要到衛生間反復的漱口;和他們握過手或碰到了他們碰的檔,
也要到衛生間反復洗手;由於每天都要和這些外國人在同一家公司上班,
即使沒有直接接觸,
她也認為很空氣中或者通過其他途徑也會傳染,
所以每天下班後第一件事就是洗澡,
而且需要洗很長時間。
如果有同事到家裡來玩,
同事走後必須用酒精清洗同事做過的凳子和同事接觸過的其他物品。
自己認為可能帶有愛滋病病毒的東西越來越多,
如,
怕自己的眼鏡會傳染,
就反復的擦洗眼鏡;儘量避免乘地鐵,
因為地鐵上經常有外國人;不敢使用公共廁所等等。
通過各種管道瞭解愛滋病的資料,
不但不能緩解自己的情況,
反而有時更加嚴重。
比如,
某篇文章裡提到某某途徑可能傳染愛滋病,
即使他沒有接觸過這樣的情境,
也會通過主觀的想像和聯想使自己焦慮和恐懼,
進而需要進行相應的清洗或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