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護理者應該教給糖尿病人什麼?

糖尿病不同於其它疾病, 飲食、運動療法是主要治療手段之一, 它直接關係著血糖控制的水準, 因此, 糖尿病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教育內容與方法

1.根據病人飲食習慣説明其制定飲食計畫。 在講解飲食的過程中, 我們向病人介紹了食物交換份的概念。 我們準備了幾十份食物模型, 食物模型生動、直觀, 易於病人接受和掌握。
2.根據病人作息時間和自身條件幫助其制定運動計畫。 在講解運動治療過程中, 我們發現很多病人在運動治療的問題上存在著誤區, 一些病人對運動的意義和降糖機理不十分理解,

常空腹劇烈運動, 為此, 我們著重向病人講解循序漸進, 持之以恆的運動的原則, 細緻的講解使病人有了深刻的印象和認識, 運動的效果也就自然體現出來了。
3.根據病人的不同用藥講解注意事項, 對注射胰島素的病人, 護士詳細講解胰島素的注射方法及採用胰島素治療需注意的問題, 如何種情況下易發生低血糖反應, 如何自救等。 此外, 護士還評估病人足部情況, 講解如何進行足部保養與護理。
4.血糖自我監測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在教育過程中, 講解如何操作血糖儀, 教會病人自我監測血糖, 做好記錄。 並利用專業分析軟體對病人在一段時間內的血糖值進行專業化分析並列印出相關報表,
該報表能客觀準確地反映用藥和胰島素對血糖控制的作用及血糖控制的趨勢, 使病人對自己的血糖控制水準有清楚直觀的認識。
5.講解心理、情緒調整與血糖之間的關係及如何建立樂觀的生活態度、良好的生活方式等。
6.定期組織糖尿病教育系列講座及糖尿病病人聯誼活動。 在活動中, 病人提出與糖尿病有關的問題, 醫生和護士根據病人提出的問題進行現場解答, 護士還會帶領參加活動的人員進行健身操表演。 病人之間的交流, 讓大家共同分享彼此的經驗和收穫, 同時醫護人員與病人之間的關係也更加融洽, 加深了彼此的理解。
7.進行教育前首先瞭解患者的文化程度, 學習習慣等,
做到因人施教。 老年患者, 一般記憶力不佳, 我們不僅用反復叮囑的方法來教育, 送給他們一些形象生動的宣傳畫, 讓他們貼在家裡的易視處, 以強化記憶。

8.開始時有的病人對飲食、運動治療不重視。 如諮詢門診的一位35歲男病人, 身高1.72米, 體重81公斤, 空腹血糖10.37mmol/L, 缺乏糖尿病知識, 經教育後, 病人對疾病有了一定瞭解, 但對飲食、運動治療不以為然, 兩周後複診, 血糖下降不明顯。 再次對病人進行教育, 要求他嚴格控制飲食, 每晚餐後半小時至一小時慢跑。 一月後, 他體重降至75公斤, 空腹血糖6.9mmol/L。 此後, 病人長期堅持規律的飲食和運動及少量口服降糖藥物, 一年來血糖一直接近正常, 精神面貌好, 對控制血糖很有信心。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