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賁門失弛緩症,原來會有這些現象

賁門失弛緩症是食管壁間神經叢的節細胞數量減少, 甚至消失造成的, 常表現為咽下困難、疼痛、食物反流、體重減輕、出血和貧血等, 在後期, 極度擴張的食管可壓迫胸腔內器官而產生乾咳, 氣急, 紫紺和聲音嘶啞等。

(一)咽下困難:無痛性咽下困難是本病最常見最早出現的症狀, 占80%~95%以上, 起病多較緩慢, 但亦可較急, 初起可輕微, 僅在餐後有飽脹感覺而已, 咽下困難多呈間歇性發作, 常因情緒波動, 發怒, 憂慮, 驚駭或進食過冷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而誘發, 病初咽下困難時有時無, 時輕時重, 後期則轉為持續性,

少數患者咽下液體較固體食物更困難, 有人以此徵象與其他食管器質性狹窄所產生的咽下困難相鑒別, 但大多數病人咽下固體比液體更困難, 或咽下固體和液體食物同樣困難, 病人因進食困難, 造成心理障礙, 只願單獨進食。

(二)疼痛:約占40%~90%, 性質不一, 可為悶痛, 灼痛, 針刺痛, 割痛或錐痛, 疼痛部位多在胸骨後及中上腹;也可在胸背部, 右側胸部, 右胸骨緣以及左季肋部, 持續幾分鐘至幾小時, 常發生於疾病早期, 尤其是嚴重失弛緩症病人, 並不一定與進食有關, 疼痛發作有時酷似心絞痛, 甚至舌下含硝酸甘油片後可獲緩解, 測壓檢查發現有高振幅收縮, 可能是與食管肌發生痙攣有關, 有些疼痛可因進食太快或食物卡在食管下端括約肌部時發生,

隨著咽下困難的逐漸加劇, 梗阻以上食管的進一步擴張, 疼痛反可逐漸減輕。

(三)食物反流:發生率可達90%, 隨著咽下困難的加重, 食管的進一步擴張, 相當量的內容物可瀦留在食管內至數小時或數日之久, 而在體位改變時反流出來, 從食管反流出來的內容物因未進入過胃腔, 故無胃內嘔吐物的特點, 但可混有大量粘液和唾液, 在併發食管炎, 食管潰瘍時, 反流物可含有血液, 比咽下困難發生較晚, 常在進餐中, 餐後或臥位時發生, 發病早期在進餐中或每次進餐後反流嘔吐出少量剛進的食物, 此可解除病人食管阻塞感覺, 隨疾病的進展, 食管容量亦有增加, 反流嘔吐次數很快減少, 反流出大量未經消化及幾天前有臭味的食物,

當食管擴大明顯時, 可容納大量食物及液體, 病人仰臥位時即有反流嘔吐, 尤其是夜間反流嘔吐時可發生陣發性咳嗽及支氣管誤吸, 發生呼吸道併發症, 如肺炎, 肺膿腫及支氣管擴張等, 在老年人中更易發生反流內容有血染物時, 醫師應警惕併發癌的可能。

(四)體重減輕:體重減輕與咽下困難影響食物的攝取有關, 對於咽下困難, 患者雖多採取選食, 慢食, 進食時或食後多飽湯水將食物沖下, 或食後伸直胸背部, 用力深呼吸或摒氣等方法以協助咽下動作, 使食物進入胃部, 保證營養攝入, 量病程長久者仍可有體重減輕, 營養不良和維生素缺乏等表現, 而呈惡病質者罕見。

(五)出血和貧血:患者常可有貧血,

偶有由食管炎所致的出血。

(六)其他症狀:由於食管下端括約肌張力的增高, 患者很少發生呃逆, 乃為本病的重要特徵, 在後期病例, 極度擴張的食管可壓迫胸腔內器官而產生乾咳, 氣急, 紫紺和聲音嘶啞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