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對寶寶健康的影響是無容置疑的, 嚴重的甚至會造成寶寶脫水。 很多家長都有護理腹瀉寶寶的絕招, 本文將與大家交流分享。
小兒腹瀉的誘發因素
牛奶過敏
牛奶過敏的現象並不少見, 也能引起腹瀉, 有時候還能引起嘔吐。 如果你的寶寶對牛奶過敏, 他可能在喝了以牛奶為原料的配方奶或吃了乳製品(如果他已經開始吃輔食)後幾分鐘到幾小時的時間內就會表現出過敏症狀。
寄生蟲
寄生蟲感染也可能引起腹瀉。 比如賈第蟲病(也叫梨形鞭毛蟲病)就是由一種寄生在腸道內的、要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寄生蟲引起。
細菌感染
嚴重腹瀉(有時伴有嘔吐), 同時有腹痛、血便、發燒, 往往是病毒或細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引起的。 這種感染有些是可以自愈的, 但有些也可能非常嚴重, 比如由半生不熟的肉類裡含有的大腸桿菌引發的感染。
護理腹瀉寶寶的好方法
吃紅薯粉
用紅薯粉兌水, 加入一點糖, 像蒸雞蛋羹一樣蒸熟, 然後喂寶寶。
避免腹部受涼
夏天一定要給寶寶蓋好肚子,
適當飲食, 無需禁食
腹瀉的孩子一般不需要禁食, 即便要禁食, 也不宜超過6-8小時。 因為禁食可能會導致孩子饑餓性腹瀉, 出現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但腹瀉的時候不能吃高蛋白、高營養的食物, 否則也可能會加劇腹瀉, 不利於孩子腸胃的修復。
抗生素的使用
如果大便化驗可見白細胞, 多為侵襲性細菌感染, 最好使用抗生素, 而且應該在大便常規化驗三次陰性後才能停藥, 不要過早停藥。 當抗生素治療效果不好, 或病情反復時, 應及時做大便培養, 瞭解細菌種類及有無抗藥性。 如果大便化驗未見白細胞, 多為病毒感染或非感染性腹瀉, 可暫不應用抗生素, 口服媽咪愛、思密達等藥物支持治療。
對寶寶的小屁屁要倍加呵護
由於寶寶排便的次數增加了許多, 所以會不斷地污染小屁屁。 而且, 腹瀉時排出的糞便對皮膚刺激較大。 因此, 寶寶每次排便後, 媽咪都要用溫水清洗小屁屁, 特別是注意肛門和會陰部的清潔, 最好用柔軟清潔的棉尿布, 且要勤換洗, 以免發生紅臀及尿路感染。 如果小屁屁發紅了, 應將它暴露在空氣中自然乾燥, 然後塗抹一些尿布疹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