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 隨著年齡的增長, 都市白領開始出現腰膝酸軟, 性功能下降, 夜尿頻多等不適, 各大藥企瞄準這一廣闊市場, 在電視、廣播、網路等媒體中宣稱這就是“腎虛”, 廣告中紛紛出現各種名目繁多的補腎製劑亦稱療效顯著。 但, 這些補腎藥物真的靠譜嗎?
案例
35歲正值壯年的小鄭, 平時由於工作關係需要經常熬夜, 已開始早生華髮, 腰酸, 口幹, 夫妻生活開始出現力不從心, 通過廣告, 認為自己“腎虛”並開始自行購買各類“補腎”製劑, 然而效果不顯, 同時還覺得越吃越口幹, 晚上睡覺還更差。 於是小鄭到了醫院就診,
中醫認為腎具有藏精、主生長、發育與生殖等功能。 其中藏精是腎的主要生理功能, 腎對於精氣之閉藏, 主要是為精氣在體內充分發揮其應有效應創造良好條件, 不使精氣無故流失, 從而影響機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能力。 隨著年齡的增長, 人體內腎臟封藏精氣的功能逐漸下降。 早在戰國時期, 《黃帝內經》即雲:“(女子)七七, 任脈虛, 太沖脈衰少, 天癸竭, 地道不通, 故形壞而無子也。 (男子)八八, 天癸竭, 精少, 腎臟衰, 形體皆極, 則齒發去。 ” 意思是說, 女子四十九歲左右, 任脈氣血衰弱, 太沖脈氣血衰少, 天癸枯竭, 月經斷絕,
補腎要分型
腎虛不是單一病症, 不可盲目步入“腎虛須壯陽”的誤區。 一般來說, 中醫認為腎虛可分為腎陰虛, 腎陽虛, 用藥不同, 藥不對證, 效果不顯, 甚者加重病情。
腎陰虛:患者主要表現為腰膝酸軟, 四肢無力。 由於陰虛, 往往出現虛火上炎等症狀,
腎陽虛:患者常表現為膝蓋冷痛, 四肢不溫, 冬季常出現畏寒肢冷, 勃起功能障礙, 精神萎靡等, 可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金匱腎氣丸(八味腎氣丸或桂附地黃丸)、右歸丸、濟生腎氣丸等。 但服用時須注意:服藥時宜溫淡鹽水送服, 中醫認為咸入腎, 淡鹽水有助於引藥入腎經。
上文中提及的小鄭經醫生望聞問切後, 辨證診斷為腎陰虛,
總之, 腎陰虛, 虛火易旺, 如用溫熱壯陽之品, 容易火上加油, 出現熱性症狀, 如口乾咽燥, 大便秘結;反之, 腎陽虛者易怕冷, 如過用滋陰之品, 猶如雪上加霜, 出現寒性症狀, 如食慾不振, 腹瀉等。 腎虛用藥有講究, 調理需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