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患者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仍然不能控制發作。 經調查研究, 癲癇發作長期不能控制的原因有如下幾方面:
選藥不合理:如果沒有按癲癇發作類型選藥, 就會給治療上帶來偏差。 因為一種抗癲癇藥不是對所有發作類型都有效, 而某些抗癲癇藥對某種發作類型不但無效, 反而能使發作加重, 所以必須合理選藥。
劑量不足:個體差異性很大, 同一劑量的用藥不一定能控制所有的癲癇病人, 因此患者在用藥過程中, 一定要配合醫生, 慢慢摸索出具體用量, 既能很好地控制發作, 又能將藥物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多藥聯合:由於急於控制發作, 不少家長或醫生一開始就用多種抗癲癇藥聯合應用, 卻沒想治療癲癇並不是藥物越多越好。 幾種藥物相互反應, 會降低療效, 同時還可能造成慢性藥物中毒。
頻繁換藥或過快停藥:癲癇患者適合於小劑量長期服藥, 不能頻繁換藥, 否則副作用大, 而且難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因擔心長期服藥的毒副作用或缺乏耐心而擅自過早停藥會導致癲癇復發, 必須引起重視。
服藥不規律:不少醫生不能根據某一癲癇患者的發作類型選擇適當制定出長遠的治療計畫, 而是任意加藥、減藥、換藥及停藥, 造成發作長期不能控制或慢性藥物中毒。
患者身體因素:部分癲癇患者先天大腦發育異常、後天腦軟化或有其他遺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