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怎麼認識扁桃體發炎方法
扁桃體炎相當於中醫學“乳蛾”的範疇,急性扁桃體炎相當於“風熱乳蛾”,慢性扁桃體炎相當於“虛火乳蛾”。風熱乳蛾多因氣候驟變,寒熱失調,肺衛不固,致風熱邪毒乘虛從口鼻而從侵喉核,或因過食煙酒等,脾胃...
2012-12-06 -
中醫如何認識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對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治療,西醫常用激素、脾切除、免疫抑制劑等方法,但是多為治標不治本,經常會出現復發。中醫治療本病有一定的優勢,那麼,中醫是怎麼認識本病的呢?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屬於中醫“血證”...
2012-08-16 -
中醫如何認識重症肌無力
重症肌無力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發生在任何的年齡之間,但是導致重症肌無力的發病原因也有很多種,所以正確的找出導致該病的原因,才可以有效的進行治療。那麼,重症肌無力的病因中醫是怎麼看的呢?要...
2013-05-27 -
中醫如何認識腱鞘炎
腱鞘炎在中醫學中屬“傷筋”的範疇,中醫認為腱鞘炎是由於局部勞作過度、積勞傷筋,或受寒涼、氣血凝滯,氣血不能濡養經筋而引起的。 根據其發病原因,中醫對腱鞘炎的治療遵循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原則,以驅...
2012-10-11 -
中醫如何認識地中海貧血
中醫沒有海洋性貧血的病名,根據其臨床表現,歸屬於中醫學中“虛勞”、“積聚”、“疳證”、“童子勞”等範疇。 海洋性貧血大多嬰幼兒時即發病,表現為貧血、虛弱、腹內結塊、發育遲滯等。多因稟賦不足,腎...
2013-06-16 -
認識中醫治癌之“以毒攻毒”
以毒攻毒,很多人認為只存在武俠小說或者電影上,其實中醫治癌有時也採用以毒攻毒的方法,根據藥物之間相生相剋遠離,選擇適當的藥物進行治療,下面來正確認識下中醫致癌之以毒攻毒吧。 “以毒攻毒”以祛邪攻...
2016-08-02 -
中西醫對比 四種認識誤導中醫藥發展
我們平時看病,一般會有兩種選擇:一是看中醫,再就是看西醫。其實就兩種醫藥學來說,本質上都是為治病救人,只是兩者的治療方式不同罷了。像我們一般老百姓,對於中西醫的區別其實存在著很多誤解,這也在一定...
2016-08-01 -
中醫脈診常見的三大認識誤區
脈診是中醫診斷的方法之一,脈診的歷史淵源,診斷疾病的效果也是很好的,但是現代人對於 脈診有著一定的認識誤區,那麼脈診的認識誤區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來看看脈診常見的三大認識誤區。 一、布指技法不規範 ...
2014-11-20 -
中醫對慢性腸炎的認識
祖國醫學無慢性腸炎的病名,但根據其病的臨床特點,屬中醫學的慢性腹痛、慢性腹瀉範疇。其發病原因可見脾胃虛弱、腎陽虛衰、和肝氣乘脾、瘀阻腸絡等。其病位,本病在脾胃,與肝腎密切相關。其病性,本虛標實,虛...
2016-05-25 -
中醫怎麼認識老年癡呆
老年性癡呆屬中醫學“癡呆”範疇,病程進展緩慢,個性改變是本病的特點。從臨床病例觀察,本病有虛有實,一般虛證患者“癡呆”程變不如實證重,而且一旦出現臟腑虛損的表現,經過積極的治療得到緩解,癡呆亦有...
2013-06-03 -
傳統中醫對重症肌無力病因病機的認識
傳統中醫認為,重症肌無力的病因病機有如下幾種: 脾胃虧虛,精微失運 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脾胃功能失常,則精微營養運化失司,肌肉筋脈失養而終成痿證。 脾腎不足,氣陰兩虛 脾腎兩虛,氣血化生不...
2013-08-30 -
冬季上火怎麼辦 中醫帶你認識身體4種火
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冬季由於飲食偏辣和氣候等原因,人們在冬季比夏季更容易上火。因此我們在冬季飲食的時候要注意適當吃些含水分較多的食物,這樣才能避免我們上火。那麼導致我們冬季上火的原因還有哪些呢?...
2015-12-25 -
中醫如何認識腳氣?
中醫稱腳氣為“腳弱”。《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風毒腳氣方》:“然此病發,初得先從腳起,因即脛腫,時人號為腳氣。深師雲:腳弱者,即其義也”。 古風緩風、壅疾,又稱腳弱。因外感濕邪風毒,或飲食...
2010-06-06 -
中醫帶你認識白癜風
祖國醫學很早以前,就對本病作過較深入的研究,白癜風在中醫文獻中又稱“白癜”,或“白駁風”。早在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即有對本病的描述,並將它形容為“白毋腠”。《素問。風論篇》曰:“風氣藏於皮膚之間,...
2013-06-14 -
中醫如何認識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中醫表現 中醫將再生障礙性貧血辨證為髓勞病,並分為急性髓勞病和慢性髓勞病。急、慢性髓勞病症型不同,表現症狀也不同。 急性髓勞病 血熱毒壅證 常見於急性再障起病初期熱毒熾盛,...
2013-05-28 -
中醫怎麼認識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是因骨髓造血功能降低或發生障礙所致的一種貧血,簡稱“再障”。根據起病的急緩和病情的輕重,可分為急性及慢性兩種。 急性型的特點是,初起貧血並不明顯,常以出血、感染、高熱為首發症狀,...
2013-05-20 -
中醫怎麼認識蛔蟲病方法
蛔蟲寄生於小腸內,乳白色,形似蚯蚓,蟲卵隨糞便排出體外。因食用被蛔蟲卵污染的飲水、食物而經口感染。臨床表現有發熱、咳嗽、蕁麻疹、上腹部及臍周反復發作性疼痛,有時腹瀉,睡眠時磨牙。鞏膜血管末端可見藍...
2013-07-05 -
中醫對肝血管瘤病因的認識
中醫認為肝血管瘤的病機是素稟不足,又因情志鬱結、寒濕侵襲等因素致肝脾受損、臟腑失和、氣機阻滯、瘀血內停或兼痰濕凝滯而成積聚。據《景嶽全書·積聚》文中記載積聚之病、凡飲食、血氣、風寒之屬皆能致之。 ...
2012-07-17 -
中醫是如何認識手汗症的
中醫對“汗”歷來都很重視,二千年前的《內經》中記載“五藏化液;心為汗”;“汗為心之液”;“汗血同源”。中醫中並沒有手汗症的概念,但有很多關於手足出汗的記載,而且十分注重辨證分型,對指導治療具有十分...
2012-09-14 -
中醫如何認識前列腺結石?
前列腺結石在中醫學也屬於石淋範疇。中醫學認為形成前列腺結石的根本原因在於本虛標實。前列腺結石多發於中老年男性,主要是由於中老年男性腎氣不足,氣血瘀滯,如果邪氣存留,瘀滯不去,則化為砂石,壅塞水道,...
2017-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