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泄瀉治案偏方
泄瀉是指因感受外邪,或被飲食所傷,或情志失調,或脾胃虛弱等原因引起的以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溏,甚至泄如水樣為主證的病證。這種病症一定是要及時的治療。接下來趕緊來看看這個治療的偏方吧! 便溏已一...
2016-02-04 -
肝火五更泄瀉
肝火五泄瀉 病證名因惱怒傷肝,肝氣怫逆化火所致五更泄瀉。 見《症因脈治·肝火五更泄瀉》。 其證脅肋常痛,痛連小腹,夜不寐,每至五更,小腹左角汛、急欲登廁,一瀉而止。脈多弦或洪。 治宜清肝瀉...
2017-03-09 -
電腦族的養生之本始於“養肝”
“久視傷肝,久坐傷骨”。電腦一族長期坐在電腦前,眼睛盯著顯示幕,長時間如此將會出現頭昏、頭痛的現象。如果肝氣不舒,人的周身氣血運行便會紊亂,出現高血壓、消化系統紊亂等疾病,婦女還會出現月經不調的症...
2011-08-15 -
曲末酒(下痢泄瀉)
【來源】《普濟方》 【配方】曲末。 【制法】用好曲末五升,微熬令香,溫情醇酒令至熟,和曲末一升。 【主治】治久冷痢不純白者,由積臥冷處,經久病發,遂令脾胃俱冷,日夜五六十行,大小腹痛不可忍,凡白痢屬...
2017-03-09 -
春夏泄瀉 秋冬閉藏
“體欲常少勞無過度,食去肥濃,節酸鹹,減思慮,損喜怒,除馳逐,慎房室,春夏泄瀉,秋冬閉藏。”——語出西晉·張華《博物志》釋文:這是一位號稱青牛道士的漢代方士封君達留給皇甫隆的養生方法。皇甫隆按照此法...
2017-03-10 -
中藥補骨脂 用於治療五更泄瀉
補骨脂用於溫腎助陽,納氣,止瀉。用於陽痿遺精,遺尿尿頻,腰膝冷痛,腎虛作喘,五更泄瀉;外用治白癜風,斑禿。芳香性中藥。補骨脂功能主治:補腎助陽;納氣平喘;溫脾止瀉。主腎陽不足;下元虛冷;腰膝冷痛;陽...
2013-07-05 -
實則瀉之
【實則瀉之】語出《素問.三部九候論》。證屬於實的,用去邪氣的瀉法治療。須用瀉法的實證,如燥屎、痰飲、瘀血、食滯、寒積等,選用寒下、潤下、袪除痰飲、袪瘀、消導、溫下等治療方法均是。參閱“下法”、“袪痰...
2017-03-10 -
諸陽之本
人體部位名指四肢。因脾主四肢,四肢稟氣於脾胃,胃五臟六腑之海,足陽明胃經行氣于三陽,故稱四肢為諸陽之本。《素問·陽明脈解》:“四支者,諸陽之本也。 四肢 四肢不僅僅是人們一般所說的手足。 ...
2017-03-10 -
泄瀉_時病
【泄瀉】大便稀薄,時作時止,叫“泄”;大便直下,如水傾注,叫“瀉”。但臨床上多合稱為“泄瀉”。其致病原因很多,如風、寒、濕、熱內犯腸胃,飲食不節,脾胃內傷,以及腎陽衰微等均可致病。一般分為“寒瀉”、...
2017-03-10 -
乾薑甘草散療泄瀉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堂伯父文彬老中醫授一驗方。即:乾薑、甘草各等份,共為細面,開水調服,主治中焦虛寒性泄瀉。其症狀是腹滿不欲食、腹疼腹瀉、下墜、畏寒等,效果很好。 至今,我用此方治癒脾胃虛寒性泄瀉甚...
2017-03-10 -
泄瀉的艾灸療法
技術― 艾灸穴位:神闕。 操作規程:①艾炷隔薑灸:每天灸治1次,每次3~5壯,10天為一個療程。如果患者施灸部位皮膚出現明故灼熱,再加一片事先準備好的薑片,灸處皮膚必須呈潮紅方有良效。②艾炷隔鹽灸...
2017-03-10 -
第七節 泄瀉
泄瀉是一種常見的脾胃腸疾病,它的致病原因也是有很多方面的,這種病一年四季都會發生,但夏秋兩季常發生,研究表示中醫藥治療本病有較好的療效。今天我們就來具體瞭解泄瀉的相關知識。 泄瀉是以大便次數增多,...
2017-03-10 -
治療經行泄瀉中藥方劑
經行泄瀉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症,它的病因有很多種,但是多數的時候我們是搞不清楚的。一般這種症狀我們都回採用西醫的治療方法,但是其實中醫方劑在治療這類疾病方面很不錯。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瞭解一下中醫治...
2015-08-03 -
地榆附子浸酒方(下痢泄瀉)
【來源】《普濟方》 【配方】天地榆一斤,附子一兩。 【制法】以上酒一鬥漬五宿。 【主治】療休息痢。 【用法】飲一升,日三,服盡更作,忌豬肉、冷水。 說明:方名為筆者所加。
2017-03-10 -
黨參酒(下痢泄瀉)
(驗方) 【配方】老條黨參1只,酒0.5公斤。 【制法】黨參選用粗大者連須,將其拍出裂縫,置於淨瓶中,注酒浸之,封口7日後取用。 【主治】脾虛泄瀉肢冷,四肢無力,食欲不佳;肺虛氣喘息短,聲音低微,懶...
2017-03-10 -
腹瀉之後吃什麼來調理
在現在這個季節,在氣候的影響下,人們很容易患上各類疾病,其中,最常見的莫過於腹瀉了,腹瀉給人們造成很大的困擾,影響了正常的工作生活。 秋天的秋老虎來了,秋老虎的氣候很適合細菌大量繁殖,人們...
2016-05-01 -
小兒脾虛泄瀉
脾氣虛泄瀉 患兒多形體瘦弱,面色欠華,瀉下稀便,其色淡黃,夾雜未消化之食物,腹軟不痛,腸鳴漉漉,納少,舌淡、苔白膩,指紋淡暗,脈細弱。大便檢驗膿細胞、白細胞、隱血試驗均陰性,可見脂肪球或未消化食物...
2017-03-10 -
泄瀉-吳鞠通醫案
乙酉五月十九日 陸氏 二十七歲 六脈弦細,面色淡黃,泄則脾虛,食少則胃虛,中焦不能建立,安望行經,議先與強土。 雲苓塊(3錢) 半夏(3錢) 藿香梗(2錢) 益智仁(1錢) 苡仁(2錢) 白蔻皮(1...
2017-03-10 -
“陰損寒化”之體質引起的泄瀉
泄瀉,禦指大便習慣性改變,次數增加,糞便稀薄,甚至是水樣便。《內經》一書把它稱為“泄”,至此就有“濡泄”、“饗泄”、“洞泄”、“注泄”等稱謂。漢唐書稱之為“下利”。宋代以來就一直叫“泄瀉”。歷代醫...
2017-03-11 -
中醫辨治經行泄瀉
一、脾胃虛寒型 症見經前或經期大便泄瀉,脘腹冷痛,神疲肢倦,經行量多,色淡質稀,平時帶下量多,色白質黏,無臭氣,或面浮肢腫,舌淡胖,苔白膩,脈濡緩。 治宜補脾溫中,除濕止瀉,方用理中丸加減。藥用黨...
2017-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