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小兒脾虛泄瀉

脾氣虛泄瀉

患兒多形體瘦弱, 面色欠華, 瀉下稀便, 其色淡黃, 夾雜未消化之食物, 腹軟不痛, 腸鳴漉漉, 納少, 舌淡、苔白膩, 指紋淡暗, 脈細弱。 大便檢驗膿細胞、白細胞、隱血試驗均陰性, 可見脂肪球或未消化食物。

此緣素本脾虛或因病後失調, 餵養不當, 傷及脾氣, 乃致生化無權, 水濕內生而發為泄瀉。 法當健脾燥濕以止瀉。

外治方法:1.暖臍止瀉法:藥用炒蒼術12克, 陳皮6克, 砂仁10克, 木香6克, 乾薑6克。 共研細末, 每用3~5克, 紗布小口袋盛貯, 覆於肚臍, 外以紗布繃帶固定, 每隔4~6小時換藥1次, 如上法, 藥末用完為止, 此寓補於運之法也。

2.灸穴止瀉法:取足三裡(雙)、天樞(雙)、大巨(雙), 用艾條1根點燃在其穴位上灸之, 每穴每次約灸3~5分鐘或以灸處皮膚發紅為度, 每日2~3次。 執灸者需用兩手指置於穴位兩旁, 以測溫度, 隨時調整艾條與灸治部位的距離, 以免灼傷小兒皮膚。 脾喜燥宜運, 兩法均有燥濕運脾之功, 濕去脾運, 其瀉自止。

脾陽虛泄瀉

脾陽虛泄瀉由脾氣虛久瀉而來, 較上證為重。 症見形瘦神疲, 面白無華, 手足欠溫, 雖重衣而無熱感, 大便清稀, 日行數次, 納少, 舌淡苔白, 脈細弱。 治當溫陽化水, 使脾旺自能滲濕。

外治方法:1.浸足止瀉法:藥用生附子15克, 生薑15克, 花椒5克, 小茴香5克, 艾葉10克, 此為1劑量, 共煎水約500~800毫升(取汁留渣), 俟水溫降至適度時, 置患兒雙足于水中浸泡,

並帶水按摩足心, 約10~15分鐘(水溫下降時, 可適當加入熱水), 浸後勿用清水再洗, 揩幹雙足即可。 藥渣加水再煎一次, 同上法。 此方可配3~5劑, 連續使用。

2.裹腹止瀉法:藥用肉桂20克, 生附子30克, 生薑50克 (洗淨切片), 吳茱萸20克, 花椒15克, 此為1劑量, 加水約1500毫升, 入紅棉布帶(寬約20釐米, 長約400釐米)1條同煮, 煎沸後約15分鐘, 將布條撩起晾乾, 裹于患兒腹部, 24小時後將布帶放開, 再入原藥水中煎煮, 撩起晾乾裹腹。 本方可配3~5劑, 同上法, 連續使用數天。

以上二法, 均為溫陽止瀉法, 脾陽虛證多兼有命火不足, 故方中加入溫腎之品, 更有助於鼓舞脾陽。 雙足為足三陰三陽經脈之所系, 浸足可溫暖脾腎;腹背為任督二經之所在, 裹腹可使腹背受藥, 亦溫養脾腎之義也。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