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季六款茶幫您滋補去除秋燥
【導讀】秋季天氣乾燥,受到秋燥的影響,常常引發一些其它的病痛。專家認為茶飲不但可以補充水分,去除秋日的乾燥,還可以因應各種健康症狀添加不同的營養材料,非常健康滋潤哦!今天就讓小編為您帶來秋季六款茶...
2015-08-26 -
寶寶秋燥的解決辦法,馬蹄雪梨汁
寶寶因為肌膚比較嬌嫩,呼吸的頻率也比較高,所以在秋季的時候,很容易出現秋燥的情況,此時家長們一定要對寶寶秋燥的解決辦法有所瞭解和認識,知道了寶寶秋燥的解決辦法之後,再配合醫生的治療,環節孩子肌膚上...
2013-12-30 -
秋季八個方法預防秋燥症
進入秋季後,天氣漸漸轉涼了,早晚溫差,天氣乾燥,其相對濕度下降,人們就會感覺到皮膚乾澀粗糙,鼻腔乾燥疼痛或口燥咽幹,大便幹結等,如果不及時採取預防措施,就會發展為疾病,即“秋燥症”.雖然如今已是深...
2015-08-08 -
秋燥食粥益處多多
秋季氣候乾燥,小兒易受燥邪侵襲,出現口乾舌燥、乾咳少痰、便秘等燥熱病症,如食用一些藥粥能起到健脾和胃、潤肺生津的作用。 1.銀耳粥:銀耳10克,粳米100克,加水煮成粥。適用于肺虛咳嗽、陰虛低熱...
2015-08-08 -
秋燥養肺 中醫攻略
《黃帝內經》記載:“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在秋主“收”的原則下,情緒要慢慢收斂,凡事不躁進亢奮,也不畏縮鬱結,因為在節氣轉變的時...
2015-08-08 -
脫肛(直腸脫垂)驗方秘方
[通治方] 陳士鐸:人有脫肛者,一至大便,則直腸脫下,而不肯收,久則澀痛,人以為腸虛下陷也,誰知陽氣之衰不能升提乎。方用提肛湯。人參9克 黃芪15克 當歸9克 白芍30克 升麻3克 茯苓9克 槐米3...
2017-03-07 -
脫肛的推拿療法
【概述】 脫肛是指肛管、直腸向外翻出而脫垂於肛門外,又稱直腸脫垂,是小兒常見病之一。脫肛有輕重之分,輕者僅有部分脫出,為直腸黏膜脫出,多在解大便時發生,便後可自行還納;重者可完全脫出,脫出物包括直腸...
2017-03-07 -
益母草浸酒(脫肛)
脫肛又名“截腸”。是指直腸粘膜或直腸脫出肛外的一種病症。多因氣虛下陷或濕熱下注所致。以老年人和小兒多患。初開始僅于大便時肛門脫垂,能自行回縮;病久則脫出較長,需用手托納回。每於行走、勞累、咳嗽、用力...
2017-03-07 -
專家支招:如何防秋燥——簡單四步奏
導讀:立秋過後,秋燥也漸漸變得明顯。這幾日很多網友都表示比以往容易口乾舌燥、身體乏力、心情煩悶。特別是對於老年人以及高血壓患者,秋季是心腦血管疾病易發季節,天氣慢慢轉涼,晝夜溫差增大,很容易就會因...
2017-03-07 -
秋燥滅火 針灸按摩也有效
秋燥,很多人會出現口幹、咽幹、鼻幹、皮膚乾燥、便秘等上火症狀。上火了,除了可服用去火藥外,常上火的人可以學習在家用針灸、按摩的方法來“滅火”。 如果上火的症狀較輕,最簡單的方法是購買皮膚針,用...
2012-10-29 -
中秋燥熱很傷肺 6款雪梨湯潤肺去燥
秋季合理進補不僅可以彌補夏季的過度消耗,還能增強人體對秋冬季寒冷氣候的適應能力。現在已經進入中晚秋階段,重點在於防燥。以下6種雪梨湯,潤肺去燥,最適合中秋食用。中秋過後,天晴少雨、持續乾旱、空氣乾燥...
2013-10-22 -
白茅根雪梨豬肺湯潤燥生津 秋季藥膳湯防秋燥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發生的疾病。病邪從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氣乾燥的症狀,如鼻咽乾燥、乾咳少痰、皮膚乾燥等。對付秋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可在白開水中加鹽或蜂蜜,儘量少吃油炸、燒烤以及熱性食物,如...
2013-09-24 -
老鴨湯解秋燥清補最適宜 氣血兩虧可喝白果老鴨湯
由於夏季吃冷飲、苦瓜等涼性食物多,進入秋天後如果突然熱補,腸胃乃至整個肌體會因巨大的反差而不適應,敏感人群可能會發生腹瀉、發燒等症狀。雞屬於熱補,鴨屬於涼補,較之於雞,鴨的營養也更全面。 從中醫角度...
2013-09-23 -
秋燥漸欲擾人煩 13款藥膳潤肺益氣去秋燥
入秋以後,空氣濕度降低,容易讓人產生燥氣,不僅身體會出現口乾舌燥、聲音嘶啞、乾咳少痰等現象,連皮膚也會乾燥到脫皮,偶爾還會出現粗糙幹癢的症狀。你是不是也有這些煩惱呢?如何應對秋燥擾人?小編為你推薦十...
2013-08-12 -
初秋喝蜂蜜好處多多 潤肺除秋燥
初秋喝蜂蜜有哪些好處?現在正是夏秋交替的時節,天氣逐漸的乾燥起來了,進入秋季之後我們要做好潤肺去燥的工作,那麼怎麼才能潤肺去燥呢?專家介紹,蜂蜜是秋季養生的佳品,下面為大家說說初秋喝蜂蜜有哪些好處...
2015-09-07 -
秋季感冒可按風池穴 緩解秋燥感冒的三個穴位
秋季易發生感冒,主要為鼻咽口唇乾燥、乾咳少痰、頭痛、發熱、全身不適等症狀。如何緩解秋燥感冒?按摩穴位幫你祛燥保健康。秋燥感冒是感受觸冒風邪,並與當令之燥氣結合所致的外感疾病,其臨床表現主要為鼻咽口唇...
2013-09-18 -
脫肛
【脫肛】直腸或直腸粘膜脫出肛外的一種病症。常見於體虛的小兒和老年人。多由於中氣不足,氣虛下陷,肛門鬆弛所致;或兼有大腸濕熱下注而成。初起僅于大便時肛門脫垂,能自行回縮;病延日久者,脫出較長,需用手托...
2017-03-08 -
脫肛的艾灸療法
技術一 艾灸穴位:百會、長強、承山(雙)、大腸俞(雙)、上巨虛(雙)、天樞(雙)。 操作規程:①艾條溫和灸,每次每穴施灸10~15分鐘,每日灸治1~2次,至肛門復位再鞏固治療2~3日。施灸百會穴時...
2017-03-08 -
入秋防秋燥 盤點寶寶秋季吃什麼好
秋風一起,氣候逐漸涼爽,空氣日漸乾燥。由於機體各系統和器官發育不完善,寶寶對氣候的變化尤其敏感。他們的鼻喉黏膜嬌嫩,秋風送爽,反倒使他們鼻腔乾燥,喉部發癢,甚至出現乾咳,引發感染;還有的寶寶則出現大...
2013-08-22 -
肛腸疾病高發 中醫5大食療防脫肛
肛腸科疾病有很多,肛腸科疾病是一種常見病,發病率也非常的高,例如直腸脫垂、肛裂、肛瘺、痔瘡等都是常見的肛腸疾病。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直腸脫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脫肛。那麼脫肛的原因有哪些呢?中醫有哪些治...
2016-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