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痹證頭針療法
痹證是由於風、寒、濕、熱等邪氣閉阻經絡,影響氣血運行,導致肢體筋骨、關節、肌肉等處出現疼痛、重著、酸楚、麻木,或關節屈伸不利、僵硬、腫大、變形等症狀的一種疾病。輕者病在四肢關節肌肉,重者可內舍於髒...
2017-02-17 -
腰痛頭針療法
腰痛又稱“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內傷或挫閃導致腰部氣血運行不暢,或失於濡養,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為主要症狀的一種病證。 病因:外邪侵襲,體虛年衰,跌撲閃挫。 病機:外感腰痛:外邪痹阻經脈,氣血運...
2017-02-17 -
坐骨神經痛頭針療法
坐骨神經痛是指沿坐骨神經通路(腰部、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及足外側)以放射性疼痛為主要特點的綜合征。 病因:腰部閃挫,外傷,勞損,外邪侵襲。 病機:氣滯血瘀,不通則痛。 病位:腎。 病性:虛證...
2017-02-17 -
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頭針療法
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是指頗頜關節區疼痛、彈響、肌肉酸痛、乏力、張口受限、顳頜關節功能障礙等一系列症狀的綜合征。屬於中醫學“頷痛”、“頰痛”、“口噤不開”、“牙關脫臼”等範疇。 病因:風寒外襲;外傷...
2017-02-17 -
外傷性截癱頭針療法
外傷性截癱是指由外傷導致的脊髓橫斷性病變引起的損傷水平面以下的癱瘓。屬於中醫學“痿證”的範疇。 病因:外傷暴力,肝腎虧虛。 病機:氣血運行不暢,筋骨失養。 病位:脊髓。 病性:虛實夾雜。 【取穴】...
2017-02-17 -
帶狀皰疹頭針療法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以簇集狀丘疤疹、局部刺痛為特徵的急性抱疹性皮膚病。皰疹多沿某一周圍神經分佈,排列成帶狀,出現於身體的某一側,好發於肋間神經、頸神經、三叉神經及腰神經分佈區域...
2017-02-17 -
蕁麻疹頭針療法
蕁麻疹又稱“風疹塊”、“風團疙瘩”,是一種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強而引起的局限性、一過性水腫反應。以皮膚突起風團、劇癢為主要特徵。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尤以春季為發病高峰。屬於中醫學“風瘙癮...
2017-02-17 -
神經性皮炎頭針療法
神經性皮炎是一種皮膚神經功能障礙性疾病,以皮膚肥厚、皮溝加深、苔蘚樣改變和陣發性劇烈痛癢為特徵。根據皮損範圍大小,臨床分為局限性神經性皮炎和播散性神經性皮炎兩種。本病隸屬於中醫學“牛皮蘚”、“頑瘤...
2017-02-17 -
共同性斜視眼針療法
共同性斜視是指雙眼同時注視時,目珠偏於內眥的眼病。病名見於《幼幼近編》,又名小兒通睛外障、雙目通睛等,《目經大成·天旋》中稱為“天旋”,書中說:“此症通睛偏昃,白眼斜視,蓋乾廓下傾,幼時所患者也,...
2017-02-17 -
近視眼針療法
近視是指眼在調節鬆弛狀態下,平行光線經眼的屈光系統的折射後焦點落在視網膜之前。古代醫籍對本病早有認識,稱為“目不能遠視”,又名“能近怯遠症”,至《目經大成》始稱近視由先天生成。近視的發生與遺傳、發...
2017-02-17 -
老視眼針療法
老視是指隨著年齡增加而導致晶狀體的生理性調節力減退而發生近視力減退的現象,俗稱老花眼。老視是一種生理性衰老現象,在40~45歲或以後發生,與年齡、體質、性別、工作性質及眼的屈光狀態有關。 隨著年齡...
2017-02-17 -
肩關節周圍炎耳針療法
肩關節周圍炎是關節囊和關節周圍軟組織的一種退行性炎症疾病。祖國醫學認為,本病類屬“漏肩風”“肩痹”範疇。是由風、寒、濕三氣雜並侵入人體肩臂使經絡之氣閉阻而成。 【取穴】主穴:肩關節、肝、皮質下、神...
2017-02-17 -
鬱證腹針療法
鬱證是由於情志不舒,氣機鬱滯所引起的一類病證。主要表現為心情抑鬱,情緒不寧、脅肋脹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有異物感、失眠等各種複雜症狀。現代醫學的抑鬱症、神經官能症、癒症、圍絕經期綜合征等可參照本...
2017-02-17 -
腕踝針的特點
1.身體分6個縱區 身體兩側各分6 個縱區(區),用數位1-6編號,用於症狀定位。 2.六個針刺點 腕踝部各定6個針刺點,也用數位1-6編號,與縱區編號相同,各點都在腕和踝的各區內,應用時按疾病的...
2017-02-17 -
腕踝針的優點
1.簡單易學 疾病的症狀所在區與針刺點位置都用相同編號標明,各點的皮下針刺方法相同,因此易學易懂,適合未學過中醫學者及酉醫者應用。 2.安全萬便 在腕部和踝部行皮下淺剌,這些部位沒有重要組織和器官...
2017-02-17 -
腕踝針的針刺點
針剌點是指針刺入皮膚的點,因針刺進皮下要達一定深度,故此點並非治療作用點。針刺中位置一般情況下不變,但若針刺要避開血管、傷口、瘢痕等,或針要朝離心方向刺時,點的位置要朝向心端適當上移,有時與原來點...
2017-02-17 -
腕踝針針刺法
腕踝針的針刺法中對病療的症狀定位準確,針刺點選擇到位是針刺獲得療效的前提。針刺法則是三個治療步驟中的關鍵,針剌不合要求也不能達到療效的最佳狀態,在腕踝各點針刺要求都一致:①針沿皮下淺刺;②除針尖刺過...
2017-02-17 -
腕踝針針具
為使針能表淺刺進皮下且便於操作,針的硬度、粗細和長度十分重要。針不能過硬,硬的針較粗,針尖刺過支膚時易出現痛,針體也不易剌進皮膚,加之,腕和踝部雖較平坦,但上端較粗略呈斜坡,針若過硬就不易淺剌。相反...
2017-02-17 -
腕踝針的病人及術者體位
視病人情況及病情而定,一般情況可採用坐立或臥位,或針腕時取坐位,針踝時取臥位(仰臥、側臥或俯臥),以便針後檢查療效反應。針刺時肢體位置非常重要,肌肉儘量放鬆,以免針刺進皮下時針體方向發生偏斜。術者位...
2017-02-17 -
腕踝針的針刺方向
原則上朝向症狀端,即症狀位在針剌點以上,針刺方向朝向心端;症狀位在針刺點以下,針朝離心端。有時也有在同一區內同縱軸上兩針對刺。
2017-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