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功能不順暢、有熱毒如何調理
肝功能不順暢、有熱毒是人體的一種生理陰陽失衡的狀態,常常表現為左邊臉頰長痘。如果人們出現肝功能不順暢、有熱毒的問題,應該改善作息,保持心情愉快,不要長時間讓身體處於悶熱之中。 一: 日常調理1: 首...
2016-10-17 -
臉上長熱毒疙瘩怎麼辦,日常飲食調養有方
有的時候長痘痘不僅僅是因為內分泌失調,淤血、痰濕、寒氣、上火這些不能及時排出體外,中醫稱之為毒素,這些毒素也會造成臉上長痘痘的情況。這種情況可以通過飲食來進行調養。 一: 喝牛奶1: 很多人認為喝牛...
2016-10-17 -
熱毒痘痘怎麼辦,老中醫教你飲食調理法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長痘痘的經歷,長痘痘可能是由於審題內分泌失調,可能是因為臉部皮脂太多清潔不徹底,還有可能是因為體內有濕熱。體內濕熱引起的痘痘比較難以解決,需要我們從身體內部調理入手。 一: 去熱毒1...
2016-10-17 -
桑菊酒(風溫)
風溫是由風熱之邪引起的一種以肺系病變為中心的外感熱病。臨床以起病急驟,傳變迅速、發熱、惡寒、口渴、咳嗽為主要表現,根據其病程,有邪在衛、氣、營、血等不同。 以藥酒治療本病者,一般是邪在衛分時用,常用...
2017-03-09 -
溫熱
【溫熱】病因,即“溫邪”。有的以邪輕的為溫,邪重的為熱;逐漸感受的為溫,急速侵襲的為熱;發于冬春的為溫,發於夏季的為熱。實際上差別不大。病名,即溫病。如《溫熱經緯》即以此作外感熱病的總稱。溫病分類名...
2017-03-10 -
火毒(熱毒)
【火毒(熱毒)】指火熱病邪鬱結成毒。在各科病症中,尤以外科的一些瘡瘍腫毒(包括化膿性炎症)的形成和發展,往往與火毒有關。如疔瘡,丹毒,熱癤等。指燙火傷感染。
2017-03-10 -
中醫養生--春季去火多吃四食物 牛奶解熱毒去肝火
春季春暖花開,一片生機景象,但是春季天氣乾燥,在春季都容易上火,中醫上講:火乃由內而生。如何調理內裡的火,才是最重要的。那麼中醫來說春季到底該吃些什麼才能去火呢?下麵就請看小編為您奉上的去火養生秘...
2017-03-10 -
風溫_時病
【風溫】感受春季風溫病邪而發生的一類急性熱病。葉天士《溫熱論》:「風溫者,春月受風,其氣已溫」。本病初起,邪在肺衛,主要症狀有發熱、口渴、自汗、惡寒、咳嗽、頭痛等。在病勢發展過程中,有時能出現神昏,...
2017-03-10 -
風溫
【病人基本資料】 邑北境趙××,年近三旬,于孟秋得風溫病。 【病因】 孟秋下旬,農人忙甚,因勞力出汗過多,複在樹陰乘涼過度,遂得風溫病。 【證候】 胃熱氣逆,服藥多嘔吐。因此屢次延醫服藥,旬餘無效。...
2017-03-10 -
熱毒濕疹的症狀,中醫治療濕疹的方法
濕疹是一種很常見的皮膚病,一般來講,在人們的身上出現濕疹,其多是與相關因素有關的,而熱毒就是其中之一,那麼,熱毒濕疹的症狀有哪些呢? 熱毒濕疹的症狀: 皮損肥厚,粗糙,乾燥,脫屑,皮紋增寬加深,色...
2016-10-12 -
溫熱刷牙,溫情解酒
水,是生命之源。開水,是身體中不可缺少的“活力流質”。在日常生活裡漸漸養成使用溫開水的習慣,對保障人體的健康,具有不可小看的作用。 溫開水,就是將燒開的水,盛于容器,任其慢慢地自然降溫至25度...
2010-07-23 -
羊肉溫熱能補虛
羊肉性溫熱,有補氣滋陰、暖中補虛、開胃健脾、滋養強壯等功效。在《本草綱目》中被稱為補元陽、益血氣的溫熱補品。溫熱對人體而言就是溫補,特別適合在冬季食用。羊肉食法眾多,蒸、煮、炒、涮等等無一不可。如果...
2017-03-10 -
《臨證指南醫案》卷五 溫熱
某(二十) 脈數暮熱。頭痛腰疼。口燥。此屬溫邪。(溫邪入肺)連翹 淡豆豉 淡黃芩 黑山梔 杏仁 桔梗 某 溫邪化熱。肺痹喘急。消渴胸滿。便溺不爽。肺與大腸見症。淡黃芩 知母 鮮生地 阿膠 天冬 花粉...
2017-03-10 -
《臨證指南醫案》卷五 風溫
僧(五二) 近日風溫上受。寸口脈獨大。肺受熱灼。聲出不揚。先與辛涼清上。當薄味調養旬日。(風溫傷肺)牛蒡子 薄荷 象貝母 杏仁 冬桑葉 大沙參 南花粉 黑山梔皮 楊 脈左實大。頭目如蒙。清竅不爽。此...
2017-03-10 -
傷寒風溫始終皆宜汗解說
傷寒初得宜用熱藥發其汗,麻黃、桂枝諸湯是也。風溫初得宜用涼藥發其汗,薄荷、連翹、蟬蛻諸藥是也。至傳經已深,陽明熱實,無論傷寒、風溫,皆宜治以白虎湯。而愚用白虎湯時,恒加薄荷少許,或連翹、蟬蛻少許,往...
2017-03-10 -
溫熱藥之川椒
川椒味辛,性熱,屬溫熱藥。有溫中祛寒,下氣,殺蟲等作用。因寒所致的胃痛、腹痛、腹中冷氣攻脹等症。可配乾薑,黨參(人參)、飴糖(大建中湯)、高良薑,香附等同用。據動物實驗報導,川椒所含的揮發油,小量...
2017-03-11 -
溫熱藥之小茴香
小茴香味辛,性溫,屬溫熱藥。功能溫腎祛寒,行氣開胃。為治疝氣疼痛的要藥。下焦有寒邪導致肝腎氣逆而出現小腸疝氣,少腹疼痛,小腹墜脹、睾丸腫脹疼痛,或睾丸偏墜牽掣疼痛等,可用小茴香配合烏藥、桔核,吳萸...
2017-03-11 -
溫熱藥之丁香
丁香味辛,性溫,屬溫熱藥範疇。有強烈的芳香氣味。主要作用有暖胃、降逆、溫腎。下面就丁香作為溫熱藥的具體功效做詳細的介紹。 1、暖胃;對寒證胃脘痛以及寒性腹痛,腹脹、遇冷吞酸等症,可用丁香溫脾胃,理...
2017-03-11 -
溫熱藥之艾葉(艾炭)
艾葉味苦辛,性溫,屬溫熱藥範疇。臨床應用時分為兩種: 1、艾葉:有溫中祛寒,溫暖子宮,調經,安胎等作用。對腹中冷痛,小腹寒痛以及子宮寒冷,久不受孕,虛寒性痛經等,可配合當歸、乾薑,炒自芍,肉桂、小...
2017-03-11 -
溫熱藥之胡蘆巴
胡蘆巴味苦,性大溫,屬溫熱藥。有溫補腎陽,散寒除濕的作用。葫蘆巴最常用於治疝氣寒痛。對因盱腎虛寒冷氣而致的疝氣疼痛,睾丸墜痛,小腹症瘕,睾丸腫痛,寒冷等症,可用本品配小茴香、吳茱萸、炒橘核、烏藥,...
2017-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