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退熱藥應如何選擇
方法步驟: 01 阿司匹林:是一種古老的退熱藥,1899年開始使用,其退熱作用較強,但副作用大,主要為胃腸道出血,血小板減少,其最嚴重副作用是瑞氏綜合征,病死率為30%。英國明確規定,16歲以下兒...
2014-09-18 -
夏季養生哪些水果不易食 榴槤性溫熱多吃易上火
夏季常吃五大水果易上火荔枝優點:1荔枝所含有的豐富糖分具有補充能量,增加營養的作用,經研究證明,荔枝對大腦組織有補養作用,能夠明顯改善失眠、健忘、神疲等症。2荔枝肉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蛋白質,有助於增...
2014-06-04 -
立冬飲食養生怎麼做? 多溫熱少寒涼養出好體質
立冬時節飲食方面四要點1進補前先引補立冬後進補要給腸胃一個循序漸進的適應過程,所以要做好引補。比如食用性質溫和的花生紅棗湯、生薑燉牛肉等。此外,冬季喝熱粥也是養生的好選擇。小麥粥可以養心除煩,芝麻粥...
2014-11-05 -
溫熱中阻型肝腹水的中醫辨證治療
肝腹水的發病機制複雜,中醫認為肝郁脾虛、濕熱中阻導致水液內停是肝腹水的主要病因,通過辨證論治,採用中滿分消丸加減治療效果較好。 熱中阻型肝腹水的主要表現為腹部脹滿,噁心不欲食,口苦口幹,尿少色黃...
2013-03-28 -
溫熱藥之川椒
川椒味辛,性熱,屬溫熱藥。有溫中祛寒,下氣,殺蟲等作用。因寒所致的胃痛、腹痛、腹中冷氣攻脹等症。可配乾薑,黨參(人參)、飴糖(大建中湯)、高良薑,香附等同用。據動物實驗報導,川椒所含的揮發油,小量...
2017-03-11 -
溫熱藥之小茴香
小茴香味辛,性溫,屬溫熱藥。功能溫腎祛寒,行氣開胃。為治疝氣疼痛的要藥。下焦有寒邪導致肝腎氣逆而出現小腸疝氣,少腹疼痛,小腹墜脹、睾丸腫脹疼痛,或睾丸偏墜牽掣疼痛等,可用小茴香配合烏藥、桔核,吳萸...
2017-03-11 -
溫熱藥之丁香
丁香味辛,性溫,屬溫熱藥範疇。有強烈的芳香氣味。主要作用有暖胃、降逆、溫腎。下面就丁香作為溫熱藥的具體功效做詳細的介紹。 1、暖胃;對寒證胃脘痛以及寒性腹痛,腹脹、遇冷吞酸等症,可用丁香溫脾胃,理...
2017-03-11 -
溫熱藥之艾葉(艾炭)
艾葉味苦辛,性溫,屬溫熱藥範疇。臨床應用時分為兩種: 1、艾葉:有溫中祛寒,溫暖子宮,調經,安胎等作用。對腹中冷痛,小腹寒痛以及子宮寒冷,久不受孕,虛寒性痛經等,可配合當歸、乾薑,炒自芍,肉桂、小...
2017-03-11 -
溫熱藥之胡蘆巴
胡蘆巴味苦,性大溫,屬溫熱藥。有溫補腎陽,散寒除濕的作用。葫蘆巴最常用於治疝氣寒痛。對因盱腎虛寒冷氣而致的疝氣疼痛,睾丸墜痛,小腹症瘕,睾丸腫痛,寒冷等症,可用本品配小茴香、吳茱萸、炒橘核、烏藥,...
2017-03-11 -
溫熱藥之半夏
半夏味辛,性溫,屬溫熱藥。有燥濕化痰、健脾胃,和中降逆,止嘔吐的作用。下面就半夏作為溫熱藥的具體功效做詳細介紹。 1、燥濕化痰,脾主運化水濕,濕不運化就可生痰,前人有“脾為生痰之源”的認識。如濕盛...
2017-03-11 -
溫熱藥之天南星
天南星味苦辛,性溫,書溫熱藥範疇。主要功用為祛風痰。天南星分為制南星和膽南星兩種炮製品,臨床應用時根據這兩種不同炮製品種而治症有所不同,下面就詳細介紹。 1、制南星(用生薑制過的):主用於因風痰上...
2017-03-11 -
溫熱藥之白芥子
白芥子味辛,性溫,屬溫熱藥。主要功用為利氣豁痰、消腫散結。白芥子能利肺氣,化寒痰、水飲,對於寒痰水飲,結聚於胸、脅、肺失宣肅,氣逆不降而氣喘咳逆,胸悶脅痛等症,可配合炒萊菔子,炒蘇子,葶藶子、半夏...
2017-03-11 -
溫熱藥之皂角
皂角味辛咸,性溫,屬溫熱藥。為強烈的祛痰藥。並有開竅搜風的作用。皂角內服,有消痰積、癥結、下風秘(中風病人大便秘結)的作用。對痰多阻塞氣道、咳嗽多痰、痰白粘難出者,可以皂角配合蘇子,半夏,橘紅,茯...
2017-03-11 -
溫熱藥之硫黃
硫黃味酸,性熱,屬溫熱藥。大補腎陽,性雖熱但不燥,且能疏利大腸,治老人虛秘(陽虛而大便秘結)。內服可用于腎陽虛衰而致兩足寒冷無力、陽萎,陰冷以及陽氣暴絕、命欲垂微者,可配合熟地、山萸、巴載天、淫羊...
2017-03-11 -
溫熱藥之白附子
白附子味辛,性溫,屬溫熱藥。有祛風化痰、逐寒濕的作用。常用於中風口眼歪斜、破傷風、寒濕等。下面就白附子作為溫熱藥的具體功效做詳細介紹。 1、中風口眼歪斜:頭面部受風寒侵襲,經脈拘急,風痰阻滯經絡,...
2017-03-11 -
溫熱藥之高良薑
高良姜味辛,性熱,屬溫熱藥。有溫胃散寒,消食的作用。對胃脘冷痛、胃寒嘔吐、中焦寒性腹痛、脾胃虛寒而致的泄瀉、胃寒食滯等,均可應用。治寒性胃痛常配香附,吳萸、砂仁、藿香、神曲等同用。治寒性嘔吐常配合...
2017-03-11 -
溫熱藥之吳茱萸
吳茱萸味辛苦,性熱,屬溫熱藥。有溫胃散寒、疏旰燥脾,暖腎治疝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胃痛吐酸、脾腎虛瀉、疝痛、痛經等。下面就吳茱萸作為溫熱藥的具體功效做詳細介紹。 1、胃痛吐酸:胃寒疼痛,吞酸,嘔吐,胸...
2017-03-11 -
溫熱藥之肉桂
肉桂味辛,甘,性熱,屬溫熱藥。有溫補腎陽、溫中逐寒,宣導血脈的作用。其性渾厚凝降,守而不走,偏暖下焦,能助腎中陽氣(舊稱“命門之火”),並能納氣歸腎,引火歸元。 1、溫補腎陽,腎陽不足則可發生男子...
2017-03-11 -
溫熱藥之乾薑
乾薑味辛,性熱,屬溫熱藥。乾薑主要功能為溫中散寒,回陽通脈。能引血分藥入血中氣分而生血,引附子入腎而祛寒回陽。並能溫助心肺的陽氣。常用於以下腹痛腹瀉、亡陽虛脫、寒痰咳喘情況。 1、腹痛、腹瀉:由於...
2017-03-11 -
溫熱藥之附子
附子味辛甘,性熱,有毒,屬溫熱藥。有回陽救逆,逐寒燥濕,溫助腎陽的作用。其性走而不守,能內達、能外徹,能升能降,凡凝寒痼冷(“痼冷”指寒氣久伏於身體某一經絡、臟腑,形成局部的寒證,經久不愈。多見於...
2017-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