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雞的功效與作用
田雞的功效與作用 中醫認為蛙肉性涼味鹹而無毒,是大補元氣治脾虛的營養食品,可以治陰虛牙痛,腰痛及久痢,適宜於低蛋白血症,精力不足,產生缺乳,肝硬化腹水和神經衰弱者食用。 田雞的營養價值 田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和磷,有助於青少年的生長發
2017-03-11 16 -
莧菜的功效與作用
莧菜的功效: 莧菜富含易被人體吸收的鈣質,對牙齒和骨骼的生長可起到促進作用。莧菜並能維持正常的心肌活動,防止肌肉痙攣(抽筋)。這是因為它所含豐富的鐵,可經合成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有攜帶氧氣的功能。 它含有豐富的鐵、鈣和維生素K,可以促進
-
朱砂的功效與作用
朱砂的功效: 鎮心安神,清熱解毒,明目。 通血脈,止煩滿、消渴,益精神,悅澤人面,除中惡腹痛,毒氣疥痿諸瘡。 可以治療癲狂,驚悸,心煩,失眠症,眩暈,目昏,腫毒,瘡瘍,疥癬。養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 1、用於神志不安,心悸怔忡,失眠
-
佛手瓜的功效與作用
佛手瓜的功效與作用 佛手瓜在瓜類蔬菜中營養全面豐富,常食對增強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有益。經常吃佛手瓜可利尿排鈉,有擴張血管、降壓之功能。據醫學研究報導,鋅對兒童智力發能影響較大,缺鋅兒童智力低下,常食含鋅較多的佛多瓜,可以提高智力。佛手瓜
2017-03-11 18 -
梔子的功效與作用
梔子的功效: 1、瀉火除煩:適於熱擾心神。a.外感熱病,邪郁上焦,心胸煩悶不眠。b.火毒熾盛,高熱煩躁,甚至譫語。 2、涼血解毒:用於血分熱毒證。a.血熱妄行,吐血,衄血,尿血。b.咽腫目赤,熱毒瘡瘍,屬實熱的。 3、清利濕熱:適用于肝
-
火麻仁的功效與作用
火麻仁的功效: 1、潤燥通便:用於老年體虛便秘病人,常與當歸、黑芝麻、寸雲等潤腸通便之品同用;若腸有實熱者,可與大黃、枳實同用。 2、補益虛勞用於消渴陰虧腸燥病人,多與益氣生津藥同用,以滋陰補虛而潤燥。 3、火麻仁有修復心肌的作用,對心
2017-03-11 18 -
刺梨的功效與作用
刺梨維生素C含量極高,被譽為水果中的維生素C之王,還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中醫認為刺梨味甘、酸,性涼,歸脾、胃、大腸經,具有健胃消食、清熱解暑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多種疾病。舉數款驗方如下: 1、暑熱傷津、心煩口渴、小便短赤:刺梨100克榨汁
-
茉莉花的功效與作用
茉莉花的功效: 茉莉花性寒、味香淡、消脹氣,味辛、甘,性溫,有理氣止痛、溫中和胃、消腫解毒、強化免疫系統的功效,並對痢疾、腹痛、結膜炎及瘡毒等具有很好的消炎解毒的作用。 有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祛痰治痢、通便利水、祛風解表、療瘺、堅齒、益
2017-03-11 12 -
雞骨草的功效與作用
雞骨草的功效: 性甘,微苦,涼.歸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舒肝散瘀的功效。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舒肝止痛.用於黃疸,脅肋不舒,胃脘脹痛;急,慢性肝炎,乳腺炎.治黃疸肝炎,胃痛,乳癰,瘰鬁,跌打傷瘀血疼痛。 雞骨草的作用: 1、對腸平滑
2017-03-11 27 -
蘇頭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疏風散寒;降氣祛痰;和中安胎。主頭暈;身痛;鼻塞流涕;咳逆上氣;胸隔飲;胸悶肋痛;腹痛泄瀉;妊娠嘔吐;胎動不安。 炮製 以水潤軟後,切片,曬乾。 性味 味辛;性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煎湯洗。
2017-03-11 15 -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黃芪的功效: 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 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黃芪圓片,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黃芪的作用: 1、增強免疫功能 2、
-
血散薯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止痛。主上呼吸道感染;咽炎;瘡癰;胃痛;胃腸炎;牙痛;神經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2017-03-11 22 -
短穗草胡椒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化瘀散結;消腫解毒。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腫瘡毒;胃癌;食管癌等癌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絞汁塗;亦可煎湯熏洗。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1 18 -
鉤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主治 清熱平肝,熄風定驚。治小兒驚癇瘈瘲,大人血壓偏高,頭暈、目眩,婦人子癇。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不宜久煎),1.5~3錢;或入散劑。 用藥忌宜 ①《本草新編》:“最能盜氣,虛者勿投。”②《本草從新》:“無火者勿服。”
-
青蛙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利水消腫;清熱解毒;補虛。主水腫;膨脹;黃疸;蝦蟆瘟;小兒熱瘡;痢疾;疳疾;勞熱;產後體弱。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或煮食,1-3只;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或調敷。 【各家論述】 1.《名醫別錄》:主小兒赤氣肌瘡,臍傷
2017-03-11 24 -
降真香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理氣,止血,行瘀,定痛。治吐血,咯血,金瘡出血,跌打損傷,癰疽瘡腫,風濕腰腿痛,心胃氣痛。 ①《海藥本草》:主天行時氣。 ②《綱目》:療折傷金瘡,止血定痛,消腫生肌。 ③《玉楸藥解》:療梃刃損傷,治癰疽腫痛。 ④《本草再新
2017-03-11 16 -
毛大丁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宣肺止咳;行氣活血。主傷風咳嗽;胃脘脹痛;泄瀉;痢疾;水腫;淋濁;瘡癤腫毒;跌打腫痛;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敷。
-
桂花跌打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通絡;散瘀止痛。主風濕痹痛;胃脘疼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g;或浸酒。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注意 內服宜慎,孕婦忌服。 摘錄 《中華本草》
-
刺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燥濕;解毒。主肺癆咳嗽咯血;黃疸;濕熱腹瀉;痢疾;目赤腫痛;濕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煎水洗患處。 摘錄 《中華本草》
-
石串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潤肺止咳;解毒消腫。主肺癆咳嗽;氣管炎;咽喉腫痛;乳癰;瘡腫;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或研末,3-6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有潤肺止咳、消炎止痛、接骨的功能。用於肺結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