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鴉蹠花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瘀止痛;清熱燥濕;解毒。主頭部外傷;瘀血疼痛;瘡瘍。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 1.5-3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祛風散寒,開竅通絡。 【摘錄】《中華本草》
-
銅羅傘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理跌打,續筋骨,通經絡,散瘀積,消腫痛。治跌打損傷,積瘀,風濕關節疼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或入丸劑。外用:搗敷。 【摘錄】《*辭典》
-
地仙桃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溫中散寒;消腫止痛;消腫止痛。主明脘冷痛作脹;泛吐酸水;跌打腫痛;骨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或研末。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0 10 -
紅靛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表;祛痰止咳;接骨;止血。主感冒發熱;肺癰;勞嗽咯血;跌打骨折;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 摘錄 《中華本草》
-
淡味當藥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治骨髓炎,喉炎,扁桃體炎,結膜炎,疥癬。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或研末。外用:搗敷或搗汁塗。 附方 ①治骨髓炎:淡味當藥、南嶺蕘花、山莓根皮各一錢,鮮珍珠菜根二兩。加黃酒半斤,隔水燉,以煮沸為度,取汁每
2017-03-10 14 -
赤楊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降火。 附方 ①治鼻血不止:赤楊樹皮一兩。濃煎,兌白糖服。 ②預防水瀉:赤楊嫩枝泡開水當茶喝。 ③治外傷出血:赤楊樹皮研末外敷,或鮮品搗爛外敷。(性味以下出《中草藥土方土法戰備專輯》) 摘錄 《*辭典》
-
排錢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行水;活血消腫。主感冒發熱;咽喉腫痛;牙疳;風濕痹痛;水腫;膨脹;肝脾腫大;跌打腫痛;毒蟲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鮮品60-120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
-
紅鏵頭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肺熱咳嗽;急性傳染性肝炎;瘡癤腫毒;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或搗汁服。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0 24 -
豆瓣還陽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止痛。主月經不調;癆傷腰痛;鼻衄;燒傷;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癤癰。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搗爛敷。 摘錄 《中華本草》
-
蓑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散瘀。主感冒;小兒肺炎;肺癆咯血;衄血;尿血;經行不暢;熱淋;乳腺炎;蕁麻疹;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0 26 -
華東膜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化瘀止血。主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幹品研末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有止血的功能。外用治外傷出血。 【摘錄】《中華本草》
-
蔬菜湯的功效與作用
五行蔬菜湯的功效 研究發現,長期服用五行蔬菜湯,能夠有效的治療癌症,同時還能夠延緩身體衰老,對於重現青春活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體的功效如下: 1、能夠有效的防治癌症。 2、能夠有效的恢復一些出現磨損的關節、骨骼,並且能夠令身體中的骨
2017-03-10 10 -
杠板歸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利咽祛濕。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臨床應用 用量15~30克,鮮品60~100克;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用治熱毒咽喉腫痛、肺熱咳嗽、濕熱黃疸、水腫、慢性濕疹、瘰鬁、疥癬、下肢關節腫痛、淋濁、痢疾等。 主要
2017-03-10 11 -
羚羊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柔筋利骨;祛風解毒。主中風筋骨強急;惡瘡;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適量,炙熟浸酒。 【各家論述】 1. 孟詵:和五味子炒之,投酒中經宿,飲之,治筋骨急強,中風。 2.《本草拾遺》:主蛇咬,惡瘡。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0 11 -
烏藥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順氣、開鬱、散寒、止痛。屬理氣藥。 【臨床應用】用量3~9克;磨汁或人丸、散。用治氣逆胸腹脹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寒疝、腳氣、小便頻數等。 【主要成分】主要含揮發油成分。含多種倍半萜類成分,有一些屬於桉烷的生物鹼,有一些
2017-03-10 12 -
柞木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解毒;散瘀消腫。主嬰幼兒泄瀉;痢疾;癰癤腫毒;跌打骨折;扭傷脫臼;死胎不下。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或研粉,酒、醋調敷。 【摘錄】《中華本草》
-
腎茶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 清熱祛濕、排石利水。屬利水滲濕藥下分類的利尿通淋藥, 臨床應用 用量50~100克,煎服;鮮品用量150~200克。用治急性腎炎、慢性腎炎、膀胱炎、尿路結石、風濕性關節炎。 主要成分 含硫酸鈣、未知有機酸的鈣鹽和鉀鹽、揮發油
2017-03-10 10 -
葉下珠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止瀉,平肝明目。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臨床應用 用量15~30克(水腫可用至60~90克),煎服;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傷口周圍。用治腎炎水腫、泌尿系感染、結石、腸炎、痢疾、小兒疳積、眼角膜炎、黃疸型肝炎;
-
水翁花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去濕消滯。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瀉火藥。 臨床應用 用量15~30克,煎服。用治夏天感暑食滯所致的發熱、咽幹、口渴脘脹或嘔吐泄瀉。 主要成分 含黃酮苷類成分,有5,7-二羥基-6,8.二甲氧基黃烷酮等;沒
-
鐵包金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 理肺止咳、祛瘀止痛、舒肝退黃、健胃消積。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止痛藥。 臨床應用 用量15~30克,煎服。外用,搗敷或煎水洗。用於勞傷咯血,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精神分裂症,跌打損傷,風濕骨痛,疔瘡癤腫,頸淋巴結腫大,睾
2017-03-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