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毛羊奶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清熱利濕。主跌打腫痛;痢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治跌打損傷、散瘀、清熱、痢疾等症。 【摘錄】《中華本草》
-
三丫苦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行氣止痛、燥濕止癢。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燥濕藥。 【臨床應用】用量15~30克,煎服,或研粉入丸散。外用鮮葉搗爛敷或煎水洗患處。用治熱病高熱不退、咽喉腫痛、熱毒瘡腫、風濕痹痛、濕火骨痛、毒蛇咬傷、胃熱痛、跌打腫痛
2017-03-10 10 -
山豆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消腫利咽。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臨床應用 用量3~6克,煎服;外用適量,研末塗患處。用治火毒蘊結、咽喉腫痛;外治諸熱腫、毒蟲咬傷。 主要成分 主含生物鹼和黃酮類成分,其他尚含苯丙素類、三萜及甾醇等。生物鹼有
-
石蒜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 消腫、殺蟲。屬殺蟲止癢藥。 臨床應用 一般外用,內服用量1~3克。外用治淋巴結結核、疔瘡癤腫、風濕關節痛、蛇咬傷、水腫、滅蛆、滅鼠。 主要成分 含果糖、葡萄糖、蔗糖;石蒜堿、高石蒜堿、偽石蒜堿、雨石蒜堿、去甲雨石蒜堿、去甲高
2017-03-10 24 -
青果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 清熱、利咽、生津、解毒。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臨床應用 用量4.5~9克,煎服。用治咽喉腫痛、咳嗽、煩渴、魚蟹中毒等症。臨床用治細菌性痢疾,霧化吸入療法治療咽喉炎,其複方外敷治療口瘡、皮膚病,複方口服治療咽癢乾咳等。
2017-03-10 10 -
龍眼肉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 補益心脾、養血安神。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氣藥。 臨床應用 用量10~15克。用治心脾虛損之心悸、健忘、泄瀉、水腫等;氣血不足而致失眠、崩漏、經行眩暈;肺陰虧虛、肺失潤降而致乾咳、痰少黏白、聲音嘶啞、口乾咽燥等。 主要成分 含
-
魚鱗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疏風清熱;止咳。主感冒發熱;肺虛癆嗽;咯血;扭挫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用於肺結核咯血、感冒。外用治扭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0 32 -
苦楝皮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 小毒。驅蟲、療癬。屬驅蟲藥。 臨床應用 用量4.5~9克,煎服或人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患處。用治蛔蟲和蟯蟲病、蟲積腹痛;外治疥癬瘙癢。 主要成分 含有苦楝素及川楝素、苦楝酮、苦楝內酯、苦洛內酯、山柰酚、苦楝子三醇
2017-03-10 13 -
海桐皮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祛風濕、通經絡、止痛。屬祛風濕藥下分類的祛風濕強筋骨藥。 【臨床應用】用量10~20克,煎服;或浸酒。外用煎洗或研末調敷。用治風濕痹痛、腰膝疼痛;外用治疥癬、濕疹。 【主要成分】含海帕刺桐堿、緣刺桐堿、甜菜堿、膽鹼等。1:
2017-03-10 34 -
虎耳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具祛風、清熱、清血解毒作用。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涼血藥。 【臨床應用】用量10~15克。用治風疹、濕疹、中耳炎、丹毒、咳嗽吐血、肺癰、崩漏、痔疾。 【主要成分】含槲皮苷、槲皮素、5-葡萄糖苷、岩白菜素、沒食子酸、原兒茶酸
2017-03-10 10 -
霜紅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止痛;解毒消腫。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月經不調;經閉;產後腹痛;胃痛;疝痛;瘡癰腫痛;骨折;風疹;濕疹;帶狀皰疹;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調塗;或磨汁塗;或鮮品
-
楠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治吐瀉轉筋。水腫。 ①《別錄》:主霍亂吐下不止。 ②《日華子本草》:煎湯洗轉筋及足腫。枝葉同功。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兩。外用:燒存性研末撒或煎水洗。 【摘錄】《*辭典》
-
羊蹄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 清熱、通便、利水、止血、殺蟲。屬止血藥下屬分類的涼血止血藥。 臨床應用 用量10~15克;外用適量。用治大便燥結、淋濁、黃疸、吐血、腸風、功能性子官出血、疥癬、癰腫、跌打損傷等。 主要成分 含大黃酸、大黃毒等成分。具有止血作
-
九裡香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 行氣止痛、活血散瘀。屬理氣藥。 臨床應用 用量6~12克,煎服;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用治胃痛、風濕痹痛;外治牙痛、跌撲腫痛、毒蛇咬傷。 主要成分 含香豆精、黃酮類、萜類和生物鹼等化學成分。香豆精類化合物有新九裡香素、酸
2017-03-10 16 -
救必應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 瀉火解毒、清熱利濕、行氣止痛、涼血止血。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燥濕藥。 臨床應用 用量9~15克,煎服;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患處。用治感冒高熱、咽喉腫痛、濕熱瀉痢、胃脘氣痛、濕火骨痛和血熱咳血、吐血、便血、尿血。外用治跌打損傷、
-
苦丁茶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 疏風清熱、除煩止咳、消食化痰。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涼血藥。 臨床應用 用量6~9克,煎服。用治熱病煩渴、風熱頭痛、牙痛、目赤、聤耳流膿、濕熱痢疾。 主要成分 葉含香樹精、羽扇豆醇、烏髮醇、β-谷甾醇和熊果酸等。新鮮葉中含苦味
-
廣昆布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軟堅、消痰、利水、降血壓。屬利水滲濕藥下屬分類的利水消腫藥。 【臨床應用】用量9~15克,煎服。用治咽喉腫痛、瘡癤腫毒、痰火瘰鬁、癭瘤、痰飲水腫。 【主要成分】含氯化鉀、碘、鉀、氮及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多糖、麥
2017-03-10 50 -
紅豆蔻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燥濕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臨床應用】用量3~6克,煎服;或外用。用治脘腹冷痛、食積脹滿、嘔吐泄瀉、飲酒過多。紅豆蔻為末,隨左右以少許搐鼻中,並摻牙取涎或加麝香,治風寒牙痛(《衛生家寶方》)。 【主要成分】含揮發油、
2017-03-10 28 -
黃花倒水蓮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益氣養血、健脾利濕、活血調經。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臨床應用】用量15~30克,煎服。用治病後體虛、腰膝酸痛、脾虛濕盛之水腫、帶下、血虛血瘀之月經不調、跌打腫痛。 【主要成分】含皂苷、多糖等成分。10%與3
2017-03-10 17 -
猴耳環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去濕斂瘡。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臨床應用】用量6~9克,煎服。外用適量研末調搽或取鮮品搗爛敷患處。用治咽喉腫痛、胃脘痛、濕熱泄瀉。外用治水火燙傷、爛腳、瘡癰癤腫。 【主要成分】含黃酮苷、酚類、氨基酸、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