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萊菔子簡介
萊菔子,善於消食導滯,利氣化痰。治療食積停滯,脘腹脹滿,噯腐吞酸,不欲飲食等症,餘常用保和丸。方用:山楂(焦)300克,六神曲 (炒)、半夏(制)、茯苓各100克,陳皮、連翹、萊菔子(炒)、麥芽(炒)各50克。粉碎成細粉,煉蜜為丸,每丸重
2017-03-10 17 -
雞內金簡介
雞內金,善化結石。餘臨證中治療各種結石,多投以化石丹收效。方用:雞內金、郁金、大黃、穿山甲、火硝、海金沙、金錢草各60克,甘草30克。共研細末,每次服10克,每日服2次。雞內金消食化積,健脾益胃。治療小兒厭食,消化不良,面黃肌瘦,發育遲緩
-
檳榔簡介
檳榔能行氣利水,消腫止痛。治療濕腳氣而偏寒者,餘常用《證治準繩》中的雞鳴散。方用:檳榔15克,陳皮9克,木瓜9克,吳茱萸6克,桔梗5克,生薑(和皮)5克,紫蘇莖葉6克。用水3大碗,慢火煎,留1碗半,去滓;用水2碗,煎滓取1小碗,2次以煎相
-
流產後吃什麼水果好 流產多吃水果彌補元氣
對於做完人流的女性朋友來說,這時候對身體損傷較大,元氣大傷。這時候吃什麼可以彌補元氣呢。大家知道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補氣補血的食物。大多數情況人們會選擇食補,但是,大家知道水果也是可以彌補元氣的哦。那麼,做完人流後吃什麼水果好?
2016-10-20 10 -
把子宮肌瘤“吃掉” 治療子宮肌瘤的食療藥膳方
子宮肌瘤也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婦科病,治療子宮肌瘤的方法除了藥物之外,正確飲食也能起到一定的療效。那麼,在日常生活當中的哪些食材能有效的治療子宮肌瘤呢?今天小編就介紹幾款經典食療方子,能對子宮肌瘤的患者直屋較好的治療效果。 一、桃紅
2016-10-20 17 -
白茅根簡介
白茅根性涼,能去實火,味甘,能清虛熱;味淡,能滲濕通便,用於小便不利,濕熱水腫,均可獲效。單用之,《醫學衷中參西錄》名之為白茅根湯,主治“陰虛不能化陽,小便不利,或有濕熱壅滯以致小便不利,積成水腫者”。鮮白茅根之作用,較幹品為優。用時每次
-
地榆簡介
痔瘡出血,餘常用地榆槐角丸治之,見效甚速。方藥組成如下:槐花、槐角各90克,枳殼、當歸、大黃、赤芍、防風、荊芥穗各30克,地榆、黃芩、生地、紅花各60克。蜜丸10克重,每天服3次,每次服1丸。方中地榆與槐角配伍,有相輔相成之妙,涼血止血之
2017-03-10 10 -
小薊簡介
小薊,俗名刺兒菜,可採食之。余少年時,母親常用刺兒菜壓汁液和麵,做成綠色的麵條煮食,其味甚美,有開胃下食之功,且能退熱除煩,補虛益損,亦食療之佳品也。以其汁液塗抹,止外傷出血甚效。其莖中生蟲即結成疙瘩,狀如小棗,其涼血之力尤勝。若取其鮮者
-
仙鶴草簡介
仙鶴草善於止血,亦能止瀉,收澀性強,補虛扶正之良藥也。餘治療脾虛濕熱內蘊所致泄瀉急迫,瀉而不爽,或大便溏瀉,食少倦怠,腹脹腹痛,常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的複方仙鶴草腸炎膠囊方,改為湯劑,服之甚效。方用:仙鶴草30克,黃連、木香、蟬蛻、
-
蒲黃簡介
蒲黃,止血最靈,用途廣泛,獲效迅速。治療婦人月候過多,血傷漏下不止或赤白帶下,餘常用《聖濟總錄》中的蒲黃丸。方用:蒲黃90克(微炒),龍骨75克,艾葉(炒)30克。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9克。每服1丸,煎米飲或煎艾湯送下,1日2次。本
2017-03-10 10 -
麻仁滋脾丸的說明書
有時候即使您按時吃飯了,或者說也注意到了保健腸胃方面的知識,但是仍然還是會患上腸胃疾病,這就讓許多患者感到納悶了。不管什麼時候,我們都要養成按時吃飯的習慣,讓腸胃時刻都保持在運動狀態。目前治療胃腸疾病藥物當中首選麻仁滋脾丸,它屬於純中藥天
-
消炎止痢靈片(方大)的說明書
日常生活當中人們總離不開吃飯問題,由於一部分人群生活不規律,造成了胃腸疾病的發生。因此,及時治療胃腸疾病就成了如今的當務之急。消炎止痢靈片(方大)是如今治療胃腸疾病非常好的藥物,它對於各種胃腸消化功能障礙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能起到立竿見影的
-
常春藤簡介
常春藤又名土鼓藤、土楓藤、百腳蜈蚣,為五加科植物常春藤的莖、葉,每年秋季採收,曬乾即可入藥。其性涼,味苦,入肝、脾二經。含有常春藤苷、鞣質、樹脂、肌醇、胡蘿蔔素、糖類等,具有祛風、利濕、平肝、解毒的功效,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肝炎、頭暈、
2017-03-10 12 -
紅藤簡介
紅藤,功能清熱解毒,化瘀止痛,善治腸癰。余治療闌尾周圍膿腫,常用名醫金如壽創立的闌尾膿腫方。方用:紅藤、敗醬草各30克,當歸尾10克,皂角刺 15克(或用炮山甲10克),大黃15克(後下)。水煎服,重症1日2劑,4次分服。方中用紅藤活血通
2017-03-10 13 -
白花蛇舌草
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之功甚著,余治療下焦濕熱所致的熱淋,症見尿頻、尿急、尿痛、腰痛、小腹墜脹者常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的癃清片方,改片劑為湯劑,服之甚效。方用:白花蛇舌草、澤瀉、車前子、敗醬草、金銀花、牡丹皮、赤芍、仙鶴草、黃連、黃柏各
2017-03-10 18 -
雷公藤是把“雙刃劍”
雷公藤又名黃臘藤、菜蟲藥,為衛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根,每年秋季採挖,去淨二層皮,曬乾即可入藥。其性涼,味苦辛,有大毒,入肝、腎二經。含有雷公藤定堿、雷公藤扔堿、雷公藤晉堿、雷公藤春堿和雷公藤增堿等生物鹼,還含南蛇藤醇、衛矛醇、雷公藤甲素及葡萄
2017-03-10 14 -
白薇簡介
白薇治厥症,余師孟廣奇教授之經驗也。孟老治療郁冒血厥,症見忽如死人,身不動搖,默默不知人,目閉不開,口喑不言,氣無于陽,獨上不下,氣過血還,移時方寤,常用《本事方》白薇湯合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之,方用:白薇9克,人參9克,當歸9克,甘草5克
2017-03-10 12 -
銀柴胡簡介
銀柴胡,善於清退虛熱。曾余治一例患者肖某某,女,37歲。夜寐盜汗,消瘦,乏力,舌紅無津,五心煩熱,兼午後潮熱,脈細數。診為陰虛內熱所致之盜汗。用滋陰清熱(治本),固表止汗(治標)之法治之 。方用:黃芪、白術、防風、紫河車、龜板膠、鹿角膠、
-
白頭翁簡介
白頭翁清熱有功,止痢有准。治療熱痢下膿血及婦人產後、老人、小兒下痢虛極者,余常用《金匱要略》中的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方用:白頭翁15克,炙甘草 10克,黃連、黃柏、秦皮、阿膠各9克。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本方既能清熱解毒,又可養血滋
2017-03-10 28 -
雞屎藤簡介
雞屎藤又名臭藤、雞矢藤、雀兒藤,為茜草科植物雞屎藤的全草及根。《綱目拾遺》載:“搓其葉嗅之,有臭氣,未知其正名何物,人因其臭,故名臭藤。” 雞屎藤及諸“臭”、諸“屎”之名皆取意於其臭氣。雞屎藤在栽後9~10月除留種的外,每年都可割取地上部
2017-03-10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