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瘀熱傷陰型石癭
治療方法:通竅活血湯合養陰清肺東加減。 證候表現:晚期石癭,或潰破流血水,或頸部他處發現轉移性結塊;伴形倦體瘦,或聲音嘶啞;舌紫黯,或見瘀斑,脈沉或澀。 病因病機:久病不愈,瘀熱不解,心腎陰液漸耗,故形倦體瘦;津液失榮於咽喉,又為腫物所
2017-03-04 13 -
毒熱蘊結型石癭
證候表現:頸部腫塊,堅硬如石;情緒易於激動,心悸易驚,煩躁,多汗;舌紅少苔,脈弦數。 病因病機:肝鬱日久化熱化火,毒熱蘊結,則火盛血燥,故頸部腫塊,堅硬如石;肝火偏旺,故情緒易於激動,心悸易驚,煩躁;毒熱內蘊,故舌紅少苔;肝經有熱,故脈
2017-03-04 10 -
痰郁氣結型石癭
治療方法:通氣散堅丸加減。 證候表現:頸部單發腫物,質硬如石,表面不平,皮色如常,腫物隨吞咽上下移動明顯受限;伴胸悶氣短,呼吸發憋;舌苔薄白,舌質有瘀斑,脈弦細。 病因病機:情志不遂,肝脾氣逆,氣滯血瘀,濕痰內生,痰濕與瘀血凝結,上逆頸
2017-03-04 30 -
腎火郁遏型石癭
證候表現:發于肩項兩頤皮膚血肉筋骨之處,如纓絡之狀皆不痛癢,堅硬推之不移者。 治療方法:海藻玉壺湯。 病因病機:腎主骨,恣欲傷腎,腎火鬱遏,骨無榮養。 處方:海藻玉壺湯主之。 出處:《外科心法》·卷四(卷)·發無定處(篇) 原文:堅硬推
2017-03-04 11 -
痰凝毒聚型石癭
治療方法:海藻玉壺東加減。 證候表現:既往有肉癭病史,多年存在的頸部腫塊,突然迅速增大,質變硬,表面凹凸不平,吞咽時上下移動受限;舌淡,苔薄膩,脈弦滑。 病因病機:情志內傷,肝脾不和,氣郁痰凝結於頸部,發為癭腫,氣滯則血瘀,瘀久成毒,氣
2017-03-04 18 -
癭癰的辨證論治與預防
一、內治法 1、風熱痰凝頸部結塊疼痛,色紅灼熱;伴寒戰高熱,頭痛,咽幹;苔薄黃,脈浮數或滑數。 辨證分析:風熱客於肺胃,灼津為痰,積熱挾痰上壅,蘊結於結喉,故頸部結塊;風熱痰凝,蘊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故結塊疼痛;毒熱熾盛,故見寒戰高熱
-
肝鬱化火型癭癰
症狀:頸前結塊可伴觸痛,疼痛可牽及下頜、耳後、枕部;胸悶不舒,急躁易怒,口苦咽幹,胸脅隱痛,尿赤便秘;舌質紅,舌苔黃,脈弦數。 治則治法:清肝瀉火解鬱。 方藥:柴胡清肝湯(《醫宗金鑒》)加減。當歸、白芍、川芎、柴胡、黃芩、梔子、天花粉、
2017-03-04 12 -
陽虛痰凝型癭癰
症狀:頸前結塊有緊束壓迫感,皮色不變,質韌,壓之微痛或不痛;畏寒肢冷,納呆,腹部脹滿,體重增加,面目浮腫,下肢沉著,小便清長;舌質淡,舌苔薄白,脈沉。 治則治法:溫陽散寒,化痰通滯。 方藥:陽和湯(《外科全生集》)加減。熟地黃、肉桂、麻
-
風熱痰凝型癭癰
症狀:感冒、咽痛病史;頸前結塊,皮色不變,疼痛明顯,癭腫疼痛牽扯頜下、耳後或枕部,拒按;伴惡寒發熱,頭痛,口渴,咽幹;舌質紅,舌苔薄黃,脈浮數或弦滑數。 治則治法:疏風清熱化痰。 方藥:牛蒡解肌湯(《瘍科心得集》)加減。牛蒡子、薄荷、荊
-
氣滯痰凝型癭癰
症狀:頸前結塊,皮色不變,癭腫按之疼痛不顯,輕度脹痛,疼痛牽扯頜下、耳後或枕部;舌質紅,舌苔黃膩,脈弦滑。 治則治法:疏肝理氣,化痰散結。 方藥:柴胡疏肝散(《景嶽全書》)加減。陳皮、柴胡、川芎、枳殼、白芍、炙甘草、香附。
2017-03-04 12 -
肝鬱火旺型乳衄
症狀:乳竅溢血鮮紅或暗紅,乳暈部或可捫及小腫塊,脹痛;伴煩躁易怒,胸悶脅痛,失眠多夢;舌質紅,舌苔薄黃,脈弦。 治則治法:疏肝解鬱,清熱涼血。 方藥:丹梔逍遙散(《內科摘要》)加減。柴胡、當歸、白芍、牡丹皮、梔子、夏枯草、制香附、小薊、
-
脾虛失統型乳衄
症狀:乳竅溢漿液血樣液,乳暈部或可捫及小腫塊,壓痛不顯;伴面色少華,神疲倦怠,多思善慮,心悸少寐,納食不馨;舌質淡,舌苔薄白,脈細。 治則治法:益氣健脾,養血攝血。 方藥:歸脾湯(《濟生方》)加減。炙黃芪、黨參、當歸、白術、茯苓、白芍、
-
左乳結痰型乳癆
治療方法:加味逍遙散。 證候表現:人有左乳內忽大如桃,複又不痛,色亦不赤,身體發熱,形漸痩損。 病因病機:人以為痰氣之鬱結也,誰知是肝氣之不舒乎?夫乳屬陽明,乳腫宜責之陽明胃經,而餘獨謂之肝病,不起世人之疑乎?然陽明胃土,最畏肝木之克,
2017-03-04 21 -
乳發的護理工作
1、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長期出現精神緊張、焦慮、煩燥、悲觀等情緒,會使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過程的平衡失調,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2、生活節制注意休息、勞逸結合,生活有序,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做到茶飯有規律,生存起居有常、不
-
正虛熱盛型乳癰
證候表現:腫痛,令人寒熱往來,煩躁口渴,其腫消之不應者,將欲作膿。 治療方法:透膿散。 處方:即用透膿散。 出處:《外科心法》·卷二(卷)·胸乳部(篇) 原文:其腫消之不應者,將欲作膿,即用透膿散。
-
氣血兩虛型乳癰
證候表現:若膿出反痛,或作寒熱。 治療方法:十全大補湯。 病因病機:氣血虛也。 處方:十全大補湯。 出處:《景嶽全書》·卷之四十六賢集外科鈐(下)(卷)·乳癰乳岩(五一)(篇) 原文:治法曰:若膿出反痛,或作寒熱,氣血虛也,十全大補湯。
2017-03-04 16 -
中氣虧虛型乳癰
治療方法:補中益氣湯。 證候表現:體倦口幹;乳癰。 病因病機:中氣虛也。 處方:補中益氣湯。 出處:《景嶽全書》·卷之四十六賢集外科鈐(下)(卷)·乳癰乳岩(五一)(篇) 原文:體倦口幹,中氣虛也,補中益氣湯。
-
胃氣虛寒型乳癰
治療方法:香砂六君子東加乾薑。 證候表現:食少作嘔;乳癰。 病因病機:胃氣虛寒也。 處方:香砂六君子東加乾薑。 出處:《景嶽全書》·卷之四十六賢集外科鈐(下)(卷)·乳癰乳岩(五一)(篇) 原文:食少作嘔,胃氣虛寒也,前東加乾薑。
2017-03-04 10 -
肝胃氣濁感寒型乳癰
治療方法:瓜蔞牛蒡湯。 證候表現:乳癰乳疽初起寒熱往來。 處方:宜服瓜蔞牛蒡湯。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六十六(卷)·胸乳部(篇) 原文:初起寒熱往來,宜服瓜蔞牛蒡湯。
2017-03-04 10 -
脾氣虛寒型乳癰
證候表現:食少泄瀉;乳癰。 治療方法:理中湯、理中東加人參附子。 病因病機:脾氣虛寒也。 處方:理中湯。 處方:理中東加人參、附子。 出處:《景嶽全書》·卷之四十六賢集外科鈐(下)(卷)·乳癰乳岩(五一)(篇) 原文:食少泄瀉,脾氣虛寒
2017-03-04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