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毒是病毒感染的嗎?
丹毒雖以毒命名,卻並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真皮炎症。其病原菌是A族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多由皮膚或粘膜破傷而侵入,但亦可由血行感染。 本病可在原部位反復發作,稱復發性丹毒。患病日久,可引起慢性淋巴水腫。發生在小腿
-
金葡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概述
金葡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曾稱新生兒剝脫性皮炎。其特徵為起病急,全身廣泛性紅斑或彌漫性發紅,皮膚觸痛,出現鬆弛性大皰或大片表皮剝脫,皮膚輕輕一推即出現大片剝脫,形如大面積燙傷。大多見於出生後1~5周的嬰兒,成人罕見。 本病起病急驟,全身廣泛
2017-02-25 13 -
如何治療鬚瘡?
本病經過慢性,且易復發。平日應注意剃鬚刀具清潔,少吃甜食,多吃青菜,防止便秘,加強機體抵抗力。對牙齒、扁桃體及副鼻竇感染要進行治療。病情較重者可選用抗生素,如四環素或紅黴素內服,1日4次,每次0.5克,連服10~14日。局部可用0.1%雷
-
鬚瘡的預防保健
預防鬚瘡,對大鬍子的男性來說尤為重要。特別是要注意臉部的清潔衛生,洗臉時宜用具有殺菌作用的硫磺皂;不要養成蓄鬍子的習慣,鬍鬚要經常用剃刀刮除或用消毒過的剪刀剪短,刮時要注意不要把皮膚刮破;當長須部位瘙癢時,切莫隨便用髒手搔癢。易患鬚瘡者,
-
白頭發亂拔 易惹毛囊炎上門
人們常用“早生華髮”來感慨年紀輕輕就長了白髮。白髮過早地出現在年輕人頭上確實挺讓人鬱悶。於是,很多人一旦發現根兒白頭發,就立馬把它消滅掉;但也有人擔心“拔一根,長三根”,不敢輕易拔。 專家分析,年輕人長白頭髮可以分為先天和後天兩種原因。先
2017-02-25 14 -
多汗才招惹毛囊炎
夏天一到,時尚的毛小姐就天天抹止汗露。她說,腋下、小腿和小手臂每個局部的細節都不能漏。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止住出汗,抑制汗臭,而且還能將毛孔縮小,讓肌膚顯得更平滑、細緻。可是沒有想到的是,才短短兩個星期,毛小姐的小腿、手臂上就開始逐漸出現紅
-
項部硬結性毛囊炎的確診
項部硬結性毛囊炎,又稱瘢痕疙瘩性毛囊炎、髮際瘡和項部毛瘡等。多發於中老年男性,尤其是患有痤瘡及瘢痕疙瘩體質者容易患本病。病初起時,項部髮際處出現紅色小丘疹或小膿皰,互相融合,逐漸發展成瘢痕疙瘩性硬結,有圓形、卵形和不規則形。一般發于項後毛
2017-02-25 40 -
毛囊護理最關鍵的還是清潔
毛囊——死頑症表現:脫髮、毛囊發炎 如果把頭皮比作是土壤,那毛囊就是種子,頭髮的生長全靠“種子”給予營養。平時我們只有針對髮絲的護理,猶如關注一棵樹的枝葉,但現在我們要關注一下它的根了。 毛囊護理最關鍵的還是清潔。若不及時清潔,新陳代謝所
2017-02-25 16 -
毛囊炎的中醫治療
毛囊炎為葡萄球菌侵入毛囊所致亞急性或慢性化膿性皮膚病。該病患者常因熱毒內盛感受濕熱毒邪蘊積肌膚而發病。消渴病人及患有瘙癢性皮膚病的人易患本病。 一、毛囊炎臨床特點 1、 好發於有毛髮及易摩擦的部位,如頭、項、頸、臂及背部等處。 2、初發時
2017-02-25 20 -
毛囊炎診斷與鑒別診斷
毛囊炎為淺表毛囊性膿腫,炎症較輕,浸潤不深,易於診斷。 注意與以下疾病鑒別: 1、癤:癤是葡萄球菌所致的深部毛囊炎和毛囊周圍的化膿性炎症,故炎症浸潤深而大,局部紅、腫、熱、痛明顯,中央有膿栓,易於鑒別。 2、癰:表面有多個蜂窩狀膿栓,
2017-02-25 17 -
毛囊炎病因病理
毛囊炎病因病理 中醫學認為,本病多由濕熱內蘊,外受熱邪,薰蒸肺系,蘊結肌膚,鬱久化熱,熱盛肉腐成膿,膿毒流竄,相互貫通,發為本病。或素體虛弱,衛外不固,外感熱毒;或因皮膚不潔,複遭風毒侵襲,風外搏結所致。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之病原菌為葡萄
2017-02-25 11 -
毛囊炎方
[FS:CONTENT_START]毛囊炎為毛囊發生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炎症。本病較為常見,尤易發生於免疫功能低下或糖尿病患者。有化膿性和非化膿性兩種。化膿性者病原菌主要為葡萄球菌,常在瘙癢性皮膚病基礎上發生。非化膿性者多與職業或某些治療
2017-02-25 24 -
如何診斷麻風病?
麻風病的診斷必須細緻耐心,爭取早期確診、不漏診、不誤診。早治早愈,不致時機使病情加重,造成畸形、殘廢,或使擴大傳染。診斷主要根據病史、臨床症狀、細菌檢查和組織病理等檢查結果,綜合分析,得出結論。對個別一時難以確診的病例,可以定期複診和隨訪
-
麻風病有哪些治療措施?
要早期、及時、足量、足程、規則治療,可使健康恢復較快,減少畸形殘廢及出現復發。為了減少耐藥性的產生,現在主張數種有效的抗麻風化學藥物聯合治療。 1、化學藥物(1)氨苯礬(DDS)為首選藥物。開始劑量每天50mg,4周每天100mg,連續
2017-02-25 13 -
麻風病發病機理
麻風病的免疫:麻風病是一慢性傳染病模型,也是一個免疫病慢性疾病模型。長期以來,人們就觀察到,在臨床上存在有結核樣型和瘤型兩種不同的極型,各型麻風在組織病理學上和組織內含菌量的多少都表現明顯差異。這些差異並非麻風桿菌有不同的菌株,而是由於機
-
如何預防麻風病?
要控制和消滅麻風病,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貫徹“積極防治,控制傳染”的原則,執行“邊調查、邊隔離、邊治療”的做法。發現和控制傳染病源,切斷傳染途徑,給予規則的藥物治療,同時提高周圍自然人群的免疫力,才能有效的控制傳染、消滅麻風病。鑒
-
麻風病的早期症狀和主要體征
麻風病的臨床表現是多樣性的,為描述方便可以分為三部分: A."原發”性損害是指由麻風菌直接導致的各種各樣的皮損和周圍神經損傷。皮損可以是一處或多處,通常其顏色均較周圍的正常皮膚淺一些,有時這些損害也可以是淡紅或銅色的。以斑診、丘診、斑塊、
-
麻風病的免疫
麻風病是一慢性傳染病模型,也是一個免疫病慢性疾病模型。長期以來,人們就觀察到,在臨床上存在有結核樣型和瘤型兩種不同的極型,各型麻風在組織病理學上和組織內含菌量的多少都表現明顯差異。這些差異並非麻風桿菌有不同的菌株,而是由於機體對麻風桿菌的
-
麻風病的治癒標準
臨床治癒標準LL及BB:皮損消失,近一年內神經幹無壓痛和一年內無麻風反應連續12個月查菌陽性,組織病理無麻風性改變,抗酸染色陰性。TT:皮損消退,近一年內神經幹無壓痛,感覺恢復或部分恢復。一年內無麻風反應,3個月查菌一次,連繼4次陰性,組
2017-02-25 11 -
麻風病會不會遺傳?
麻風病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性疾病,但是這種麻風菌從人體排出後,在陽光、幹澡環境下很快死亡,在10℃溫度下一小時後完全喪失生命力,陽光照射三小時即失去繁殖力。 麻風無遺傳及胎傳,與麻風患者密切接觸者發病與否,主要取決於人們的免疫力。免
2017-02-25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