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寶生氣了後果很嚴重
西方心理學家發現:隨著初生寶寶第一次主動呼吸,他就已經具備了感覺憤怒的能力。到了4個月的時候,寶寶就可以明確地表達他的憤怒了。當他慢慢學會用更多的動作、表情與語言來表達情緒的同時,發脾氣成為了寶寶宣洩負面情緒的一種方式。而此時對父母來說,
2015-03-19 12 -
寶寶的“面子”大事
“面子”問題,對成年人來說是關乎自尊的大事,不可等閒視之。然而,愛面子的大人們在維護自己的“面子”時,卻往往會忽略寶寶的“面子”,甚至傷了寶寶的“面子”。 很多時候,做父母的會忘記一個很重要的道理:寶寶雖然只有兩三歲,但是他們同樣有強烈的
2015-03-19 7 -
培養兒童健康心理“十注意”
心理學家普遍認為,兒童時期是培養健康心理的黃金時期,各種習慣和行為模式都在這個時期奠定基礎,如果此時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衛生,對孩子以後的發展會造成不利的影響。為此,專家提醒,培養兒童心理健康,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不要過分關心孩子 這樣做容
2015-03-19 7 -
別讓孩子在心理暗示中退步
有些事,說多了就會變成現實,這就是暗示的作用。對於還缺乏辨別能力的孩子來說,更容易受到暗示的影響。 案例:揚揚又一次被媽媽帶進醫院。就診時,媽媽對醫生說:“我生揚揚時難產,醫生曾給他吸過氧,並告訴我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有智力問題。”媽媽歎了口
2015-03-19 8 -
三個月的BB會“吃醋”
加拿大約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3個月大的嬰兒已經表現出明顯的嫉妒心理,而不是現有理論認為的2歲後才會有所顯露。 據報導,加拿大約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3個月大的嬰兒已經表現出明顯的嫉妒心理,而不是現有理論認為的2歲後才會有所顯露。 從事兒
2015-03-19 17 -
孩子不聽話背後的心理原因
路路越來越“不聽話” 大家都誇兩歲的路路聰明可愛,可媽媽最近在抱怨:路路真是越大越不聽話了,早上我急著去就上班。他就急著跟我搗亂,我這邊幫他穿上鞋了,他那邊趁你不注意就脫下親……平時在家裡越是不讓他做的事他偏要做,種花我要去他也會用丟捏一
2015-03-19 8 -
寶寶摔倒了,扶還是不扶?
孩子跌倒了,父母會怎麼辦?扶,擔心產生依賴、太嬌氣;不扶,又擔心會不會摔傷了,會不會因此變得冷漠,兩邊都難選擇。其實,扶與不扶都有合適的做法。 “扶”字派 有時候孩子摔得並不嚴重,平常會自己站起來,可這一次偏偏可憐巴巴地看著媽媽。這可能是
2015-03-19 7 -
孩子與父母爭辯對成長有益!
童心理學家專家認為,能夠同父母進行真正爭辯的兒童,在以後會比較自信、有創造力和合群。漢堡心理學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證實:“隔代人之間的爭辯,對於下一代來說,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這位心理學家還談到爭論的一些重要之處。 由於受千百年傳
2015-03-19 8 -
女兒為何總是防禦過度?
今年5歲半的麗麗最近“暴力傾向”很嚴重,以至於幼稚園裡的小朋友都不喜歡和她玩兒,就連天天和她在一起玩兒的小朋友也總是被她欺負。麗麗的行為讓媽媽很著急,警告了麗麗好多次也無濟於事。無奈之下,麗麗媽媽只好求助於教育專家幫她解決問題。 麗麗媽媽
2015-03-19 4 -
兒童性格隨季變?
家住水心的王女士這兩天被女兒弄得頭疼不已,往日聽話的女兒最近不知道怎麼回事,老是吵著不願意去上學了,說老師對她不好,小朋友們都欺負她,在家裡也經常要發小脾氣,沒事時就一個人呆在屋子裡,呆呆地一坐就是半天。 溫醫附二院心理科主任戴王磊介紹說
2015-03-19 7 -
孩子害怕洗澡該怎麼辦?
上週五給孩子(兩歲零三個月)洗澡的時候,孩子低頭時不小心磕在馬桶上了,安慰了一會繼續洗。那天大盆裡面放了一個小盆,因為頭一天無意放的,發現她挺喜歡坐在小盆裡的,就這樣加了一個小盆(能坐進去的大小)。結果週五那天不知怎麼滑倒了,大概是小盆的
2015-03-19 7 -
孩子初上幼稚園的分離焦慮
孩子現在一歲十個月了,雖然有點內向敏感,但現在能在很多人的地方自由玩耍了。兒子從來沒有離開過姥姥或者媽媽,無論在哪裡都是姥姥或者媽媽陪著,不跟別人。 因為唯一的看護人姥姥突然病倒,暫時又找不到合適的保姆,我只好把他送到我們本地一個據說是很
2015-03-19 12 -
兒童心理不健康的十種表現
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而一個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兒童時代。無疑,自卑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將產生負面影響,更對一個人的身心兩方面的正常成長起消極作用。美國兒童心理治療專家霍夫曼指出:當家長的須關注自己的孩子有沒有自卑心理,一旦發現,應儘早幫
2015-03-19 10 -
寶寶的自尊心 不容忽視
很多父母會不遺餘力地給寶寶提供優越的生活環境,很多時候卻會忽略寶寶的精神世界,比如說自尊心,兩三歲的寶寶也有自尊心,他們愛惜自己的“面子”比大人有時更甚。如果有人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他們會產生羞愧、難堪、生氣等負面情緒,並且會以逆反、哭鬧
2015-03-19 31 -
孩子的“強”勁別強擰
在家庭生活中常有這樣的事情:孩子正在興致勃勃地玩一件東西,這時,成人出自某種原因把那件東西拿走了,有的孩子哭鬧幾聲也就作罷了,而有的孩子卻哭鬧不休,大有不把東西拿回誓不甘休的勁頭。 許多父母較喜歡前一種孩子,認為這些孩子“乖”、“聽話”,
2015-03-19 6 -
緩解叛逆期親子衝突
1歲以前寶寶一般都非常溫順、乖巧。可一到2歲,寶寶好像變了個人似的,特別叛逆、易怒,動輒大哭大鬧,令人頭疼不已。2歲是寶寶的第一個叛逆期,在此期間,他的自我意識開始慢慢形成,一方面急於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意願,一方面尚沒有足夠的自製力來約束自
2015-03-19 5 -
兄長多會影響男孩性傾向
加拿大科學家研究發現,對男性而言,一個人的同胞哥哥越多,他就越有可能成為同性戀。而且,與人們此前的看法不同,男性成為同性戀並非是因為有多個哥哥所帶來的家庭環境影響,其同性戀傾向是當他還在娘胎裡時就已經形成。 這為同性戀源于生理原因的說法提
2015-03-19 12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尊心
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父母們都花了很多心思,因為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和未來。可是,雖然父母都很用心,但也許方法是不恰當的。那麼,對孩子的心理、行為習慣、自尊心、自信心都有影響。下面,我們就要說一說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尊心。 培養孩子的自尊心是一項重要
2015-03-19 7 -
分析:小寶寶看世界的邏輯
邏輯1:哭鬧=靈丹妙藥 鏡頭一 為了讓格格學習用禮貌的語言向別人借玩具,媽媽特意在家裡陪格格進行一些練習。 媽媽說:“格格,請把你的芭比娃娃借給我玩一會兒,行嗎?” 格格說:“媽媽你哭吧,你一哭,我就給你了。” 媽媽一時語塞。 重播1 媽
2015-03-19 11 -
兒童五種行為背後的內心世界
表情一、執拗 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們大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可愛順從的小寶寶逐漸變得執拗起來,不太聽話了;有時你讓他向東,他偏向西,帶有一種故意性。基於此,家長們採取了打、罰、哄、物質引誘等方法,但效果也只體現在一時一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出
2015-03-19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