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妊娠期水腫慎辨因

許多孕婦在進行產前檢查時, 醫生要給她們稱體重, 還要在下肢用手指按壓一下。 測體重、按壓下肢的目的是為了瞭解孕婦是否存在妊娠期水腫。 孕婦步入28周後, 不少孕婦可能會出現水腫, 所謂水腫是指人體組織間隙中有過多的液體積聚。

妊娠期水腫可分為凹陷性水腫和隱性水腫, 凹陷性水腫易被發現, 表現為在身體水腫部位用手指按壓皮膚後, 局部可出現凹陷, 需經過較長時間, 凹陷才能消失。 隱性水腫則無按壓後出現凹陷的現象, 而表現為體重的超重增加, 排除巨大兒、多胎及羊水過多等因素後,

就應考慮隱性水腫。

最初常為隱性水腫, 若體內積液過多, 則可出現人們肉眼可見的凹陷性水腫。 若水腫僅局限於足踝部或小腿, 經休息後不消退者為Ⅰ度水腫, 水腫延伸到大腿者為Ⅱ度水腫, 水腫延伸到外☆禁☆陰部及腹部者為Ⅲ度水腫, 全身水腫或伴有腹水者為Ⅳ度水腫。 臨床所見大多為Ⅰ度水腫, 其次為Ⅱ度水腫, Ⅲ度, 尤為Ⅳ度水腫少見。

妊娠期水腫的發生原因, 最常見的有妊娠期單純水腫和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妊娠期單純水腫孕婦, 系因妊娠晚期, 子宮越來越大, 在直立或行走活動時, 巨大的子宮壓迫使兩下肢的靜脈血回流受阻, 引起靜脈內壓力增加, 血液內液體透過靜脈壁滲出到組織間隙中, 造成過多液體在組織間隙內瀦留,

導致下肢水腫。 這種單純因下肢靜脈受阻引起的水腫, 沒有高血壓、蛋白尿及貧血等伴發症狀。 經過臥床休息後減輕或消失, 直立、行走後加重, 因而有“晨輕午後重”的特點。

妊娠期單純性水腫患者, 應避免長時間站立, 注意休息, 休息時抬高雙腿有助於消腫, 夜間睡眠時應取側臥位, 避免子宮壓迫下腔靜脈, 也有利於下肢血液的回流。 飲食中應適當控制食鹽攝入, 不必嚴格限制。 鯉魚、鯽魚既有補充蛋白質的功效, 又有利尿的作用, 膳食中可適當增加。 西瓜等瓜果也有利尿作用, 可加以選食, 也有助於防治水腫。

妊娠期單純水腫的孕期分娩後, 因解除了子宮對下肢靜脈的壓迫, 水腫很快就能自行消除。 倘若, 隨著妊娠進展,

水腫不斷加重, 或出現血壓升高、蛋白尿、貧血等, 這時的水腫就不是妊娠期單純性水腫, 常常是病理性因素引起的, 如妊高征、貧血等, 應仔細尋找水腫的成因, 積極治療, 以防病情加重, 危及母兒。

妊娠期下肢水腫, 還可能由心臟疾患引起, 因此, 對水腫的孕婦還注意有無心慌、氣短等症狀, 必要時應行心電圖等輔助診斷以明確診斷, 給予處理。 妊娠晚期的水腫, 雖是常見的現象, 且大多為妊娠期單純性水腫, 但不少妊娠併發症和合併症, 在疾病早期常無明顯相關症狀, 常常也表現為單一的水腫, 若此時得以發現、診斷, 對控制病情十分有利, 若出現明顯相關症狀後, 常常病情已較嚴重, 雖然給予確診了, 但對母兒已經產生不良影響,

而且治療效果也常常不甚滿意。 因此, 即使是妊娠期單純性水腫, 也應認真排除其他病理因素引起的水腫, 以確保母兒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