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腦血管畸形手術成功率高嗎?

腦血管畸形是一種血管發育過程中的先天異常, 腦血管畸形會導致癲癇, 要及時手術治療才能夠改善神經系統出現的障礙, 至於手術的成功率還取決於醫院, 水準以及手術的科學性。

1.準備性手術

對於頸動脈及其分支主幹為腦動靜脈畸形供應動脈的手術, 術中欲控制頸動脈血液供應時, 取仰臥位, 頭部轉向健側。 局麻後, 在甲狀輭骨平面, 沿胸鎖乳突肌前緣作縱形切口。 切開頸闊肌, 向外拉開胸鎖乳突肌, 切開頸動脈鞘, 分離出頸內動脈, 用膠皮圈繞過, 但暫不阻斷其血流。 切口塞入幹紗布保護好,

以備術中必要時暫時控制出血。

2.體位、切口(以較多見的大腦半球額頂葉病灶為例) 病人側臥, 作額頂部大馬蹄形切口[圖⑴], 前方應能顯露中央前回, 並把整個病灶包括在手術視野中, 切口中線在矢狀線上, 以便顯露大腦半球縱裂。

3.開顱

按頭皮顱骨瓣開顱常規處理, 但要注意以下幾點:①頭皮、顱骨出血常較多, 有時像腦膜瘤, 故頭皮要分段切開, 認真止血;頭皮和骨瓣可分別翻開。 ②如前中央回的粗大血管與硬腦膜明顯粘連, 不要勉強掀開, 可以留下小塊硬腦膜[圖 ⑵]。 ③如掀開骨瓣時已經撕破血管, 可用小塊肌肉或明膠海綿壓迫, 並縫合於硬腦膜上[圖 ⑶], 不可結紮血管, 否則術後可發生偏癱或癲癇。 ④頭皮骨瓣形成後, 將骨窗邊緣出血處塗以骨蠟,

滲血的靜脈及蛛網膜粒用腦棉覆蓋, 可止血和預防氣栓形成。

4.鑒定中央回及供血動脈

單憑解剖位置來確定運動區還不夠準確, 可用電刺激器來鑒定。 主要供血動脈直徑比正常動脈粗, 血管壁比畸形血管壁略厚, 血管內主要系動脈血, 符合造影片上的定位, 可根據以上條件來確定。 但有時由於動、靜脈血相混, 血管壁本身也具缺陷, 無法確定時, 可用小鑷子或動脈瘤夾夾住血管, 觀察片刻。 如系動脈, 其遠端將變為藍色靜脈血;反之, 如系靜脈, 則無此改變[圖

⑷]。

5.結紮供血動脈 確定動靜脈畸形在大腦皮層的範圍及供血動脈後, 用銀夾夾住或絲線結紮供血動脈, 但應保留供應前中央回區域的血管[圖

⑸]。 如主要供血動脈來自大腦中動脈,

可先把側裂小心分開, 顯露大腦中動脈, 上血管夾暫時控制血運6~8分鐘, 迅速分出其供應血管瘤的分支, 上銀夾後切斷[圖

⑹], 然後放開小血管夾。 總之, 應儘量把主要供血動脈結紮, 而且越靠近血管瘤越好。 此時, 應可見到血管瘤變小及血管癟縮, 如未癟縮, 應考慮深部尚有主要供血動脈, 分離時應注意顯露並予處理。

6.分離血管瘤 在緊貼血管瘤的周圍, 電凝及切開皮層3~4mm深(已上銀夾的動脈應予切斷)[圖

⑺]。 用腦壓板(深部要用帶燈腦壓板或冷光源)及吸引器在直視下小心地分離邊吸引, 但絕不能盲目亂掏, 以免引起洶湧出血。 遇到較大血管, 常用動脈瘤針帶線作雙重結紮後切斷。 也可雙側上銀夾後在中間電凝並切斷[圖⑻⑼],

但銀夾必須比血管的直徑長, 如無大型銀夾, 可用腦動脈瘤夾。 再逐步把畸形灶分離翻轉, 找到深部主要供血血管, 牢固結紮後切斷, 即可摘除腦動靜脈畸形灶[圖⑽]。

7.瘤腔止血 血管瘤取出後, 將活動性出血點用雙極電凝或銀夾止血[圖 ⑾]。 然後放入一團帶線的濕腦棉, 用吸引器吸引, 使腦棉與瘤腔壁附著[圖⑿], 待幾分鐘後, 細心、緩慢地將腦棉掀起, 滲血處耐心細緻地用雙極電凝分別止血。 如此反復處理, 出血即會停止。 關顱前把生理鹽水充滿瘤腔, 並再次觀察有無滲血;如有, 則繼續處理, 直至放在瘤腔內的生理鹽水保持澄清, 並在撤去降壓藥複壓後或壓迫頸靜脈仍不出血為止。

8.關顱

緊密縫合硬膜腦, 顱骨窗緣硬腦膜懸吊縫合。

顱骨窗內硬腦膜過分鬆弛過, 可作一硬腦膜懸吊線, 從顱骨瓣相應部位鑽一小孔, 將懸吊線引至顱骨外, 與骨膜縫合結紮, 以儘量消滅硬腦膜外間隙, 減少術後血腫形成的機會。 硬腦膜下和硬腦膜外各放一引流管並另作切口引出。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