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有一則新聞可謂讓人大跌眼鏡:一位已經工作了近10年的女工程師, 僅僅因為婚戀分歧, 竟然被自己的父母強行送至精神病院接受檢查。 這位當事人無奈地傾訴, 自己從小就像“被罩在玻璃杯下生活”, 一言一行都備受家長關注。 參加工作後, 父母曾多次干涉自己的婚戀自由, 為了躲避“騷擾”, 她已經有近1年時間沒和父母見面, 甚至過年也想不回家。
也許這樣的例子是極端個案, 這種遭遇卻引發了眾多年輕人的共鳴。 不少網友義憤填膺地呼籲, “請父母給兒女保留一點私人空間”;還有人站在中立的角度分析,
愛情原本是自由的象徵, 可如今, 為兒女婚姻嚴格把關的父母並不少見。 相親會上, 經常看到眾多父母們聚在一起熱烈溝通;有部分父母甚至把對兒女另一半的要求列出詳細名目, 要求“按圖索驥”。 《生命時報》聯合“新浪健康”頻道和“39健康網”進行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 在11905名參與者中, 高達79.4%的人表示父母曾干涉過自己的婚戀選擇, 這種干涉61.9%集中在對兒女配偶的家庭、地域和相貌等有要求。
橫亙在婚姻當中的父母讓兒女進退兩難, 可我們也有必要認識到, 很多父母也是無奈地“逼上梁山”。 首先,
調查中, 29.9%的人表示, 父母干涉會讓自己變得更叛逆, 還有高達21.6%的為了父母放棄真愛。 因此, 父母的愛雖是無私的, 但如果沒有給孩子獨立選擇生活的權力, 只會喪失養育後代的真正意義和價值, 甚至間接扼殺親情, 讓兩代人之間出現裂痕。 作為父母, 在提供了必要的關心和支援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