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草藥>正文

當歸拈痛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當歸拈痛湯

【出 處】《醫學啟源》卷下

【組 成】羌活半兩, 防風3錢, 升麻1錢, 葛根2錢, 白術1錢, 蒼術3錢, 當歸身3錢, 人參2錢, 甘草5錢, 苦參(酒浸)2錢, 黃芩1錢(炒), 知母3錢(酒洗), 茵陳5錢(酒炒), 豬芩3錢, 澤瀉3錢

【主 治】濕熱為病, 肢節煩痛, 肩背沉重, 胸膈不利, 遍身疼, 下注於脛, 腫痛不可忍。

【用 法】每服1兩, 水2盞半, 先以水拌濕, 候少時, 煎至1盞, 去滓溫服。 待少時, 美膳壓之。

【方 論】

《經》雲:濕淫於內, 治以苦溫。 羌活苦辛, 透關利節而勝濕;防風甘辛, 溫散經絡中留濕, 故以為君。 水性潤下, 升麻、葛根苦辛平, 味之薄者, 陽中之陽, 引而上行, 以苦發之也。 白術苦甘溫,

和中除濕;蒼術體輕浮, 氣力雄壯, 能去皮膚腠理之濕, 故以為巨。 血壅而不流則痛, 當歸身辛溫以散之, 使氣血各有所歸。 人參、甘草甘溫, 補脾養正氣, 使苦藥不能傷胃。 仲景雲:濕熱相合, 肢節煩痛, 苦參、黃芩、知母、茵陳者, 乃苦以泄之也。 凡酒製藥, 以為因用。 治濕不利小便, 非其治也, 豬苓甘溫平, 澤瀉咸平, 淡以滲之, 又能導其留飲, 故以為佐。 氣味相合, 上下分消, 其濕氣得以宣通矣。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