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的腎臟病患者中, 有不少病人腎功能減退進入尿毒癥期(簡稱為腎衰)而不自知, 從而未能得到合理的、及時的治療。 有些人, 甚至自覺身體“一向健康”, 一旦發病, 醫生告訴他已是尿毒癥時, 自己愕然, 家人愕然, 不敢相信、不肯接受這一客觀事實。 為何如此?如何自我認識該病, 以求及早發現?
腎臟有強大的潛在代償能力, 因而腎功能在罹病受損而逐漸減低時, 仍能承擔人體的基本生理功能, 因此, 患者自感“一切正常”。 當腎臟毀壞日漸增多, 代償力隨之衰減, 最後不勝負荷而“全線崩潰”時, 生命已處於危險之中。
其實, 對於一個重視自己身體的“有心人”, 尿毒癥的發生和發展, 必然有一個較長的逐漸加重的過程。 這個過程儘管有時十分隱蔽, 但也必然有不少“蛛絲馬跡”可以尋找, 只要善於發現這些不顯眼的跡象, 到醫院去檢查尿液和驗血, 便能詳知底蘊了。
“蛛絲馬跡”在哪裡?請細看其詳。
乏力 可能是很早的表現, 但最容易被忽略, 因為引起乏力的原因太多了。 特別是那些在事業上“全力搏殺”的人, 大多將之歸咎於工作緊張和勞累。 若稍加休息而症狀好轉, 則更易使人被誤導。
面色蒼黃 這是由於貧血所致。 由於這種表現發生和發展十分緩慢, 因而在一段不太短的時間內不會出現明顯的“反差”, 就像人們在朝見口晚見面的相處中,
浮腫 是一個比較易於覺察的表現。 但由於開始時間歇出現而且症狀較輕, 也可能未能引起患者注意。 常見的症狀是:早晨起床時, 眼瞼浮腫, 午後消退;勞累時, 雙腳浮腫, 休息後消失, 這常被誤為過勞的現象而被忽略;若發展到持續性或全身性浮腫時, 已是病不輕矣。
胃口不佳 是由於尿毒素瀦留, 影響消化功能所致。 多數人未以為意。 待病情發展, 將會出現腹悶脹不適、噁心、嘔吐, 甚至大便次數增多或便質稀爛, 此時, 病已較重, 這也往往是病人就醫的重要原因。 不無遺憾地說, 就是在這病情不輕的時候, 有些粗心大意的醫生, 也未予警惕, 只將注意力集中在消化道方面, 誤作腸炎之類的診斷,
待到以後病情進一步發展, 影響了全身各內臟器官, 包括心臟、肺臟、中樞神經系統等等, 此時, 症狀明顯, 除非有其他因素, 否則已極少誤診了。
目前醫療技術的發展, 腎功能衰竭(尿毒癥)已非“不治之症”, 甚至很好地活10年以上者, 亦不是少數, 此不詳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