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小球腎炎又稱腎炎, 發生於雙側腎臟腎小球的變態反應性疾病, 是以腎小球損害為主的變態反應性疾病, 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 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是一種由於感染後變態反應引起的兩側腎臟彌漫性腎小球損害為主的急性疾病。 本病的特點是起病較急, 在感染後1~3周出現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水腫、少尿、高血壓等系列臨床表現。
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炎)
慢性腎小球腎炎簡稱為慢性腎炎, 是各種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導致的一組長病程的(甚至數十年)以蛋白尿、血尿、水腫、高血壓為臨床表現的疾病。
慢性腎小球腎炎後期可發展為腎功能不全以致腎功能衰竭, 患者可出現貧血, 心衰等症狀, 其主要原因與腎實質受損, 紅細胞生成減少及營養不良有關。 而貧血和心衰等症狀的嚴重程度與腎臟病變及腎功能減退成正比。
腎小球腎炎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藥物, 且又是一自限性疾病, 因此, 其治療基本以對症治療為主, 必要環節為預防水、鈉瀦留, 控制迴圈血量, 從而達到減輕症狀, 預防致死性併發症(心力衰竭、高血壓腦病)、保護腎功能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