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前對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者, 先控制到接近正常水準後才能進行射頻熱凝。
局麻 為減少術中患者痛苦, 可於穿刺點用2%利多卡因0.5毫升局麻。
深度 嚴格按照穿刺方向穿刺與進針。 前入路毀損半月節深度控制在6~7.5釐米, 不得過深, 念則有可能損傷頸內動脈、靜脈或進入眶上裂, 出現嚴重併發症。
定位 術中採用C型臂X線機定位穿刺、三維CT、卵圓孔定位儀等有助於穿刺成功、提高療效和減少併發症。
核實 用方波核實針尖位置。
毀損參考值 溫度以55-75℃、時間以30秒、次數以4~6次為宜,
熱凝開始後, 應仔細檢查面部痛覺變化。 第1支毀損時, 加熱速度一定要緩慢, 注意保護角膜反射。
加熱過程中, 溫度過高患者出現疼痛難忍時, 可先用55℃熱凝後關機, 等一會兒再開機, 緩慢升溫, 每次在達到預定溫度後維持1分鐘;熱凝中面部神經分支所支配皮膚區域會出現紅斑, 是被破壞神經喪失痛覺時的一種表現。 紅斑出現時溫度一般低於破壞溫度, 紅斑可作為毀損是否局限於受累三叉神經分佈區的客觀標誌。 神經被熱凝毀損後如痛覺消失則手術成功, 否則應增加溫度, 延長時間30秒, 直到痛覺消失。 熱凝溫度已經達到80℃時, 持續時間不要超過30秒。 痛覺減退後應觀察15分鐘, 確定毀損是否穩定。
穿刺點穿刺應控制在3次以內, 若不成功則應改期再做, 防止面部出現血腫、張口困難、面部感染等。
術後應用抗生素3~4天, 預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