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生地5錢, 荊芥1錢半(炒黑),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1錢半(炒),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3錢(醋的功效與作用炒), 條芩1錢半(炒黑),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1錢, 香附的功效與作用1錢半(童便制), 地榆2錢(炒黑)。
【功能主治】風熱傷于沖任經氣, 洋溢不能攝血, 而血不歸經, 故經漏不止, 脈浮數者。
【用法用量】水煎, 去滓溫服。
【各家論述】方中生地滋陰涼血, 當歸養血歸經, 川芎入血海以升陽, 白芍斂營陰以止血, 條芩清在裡風熱, 荊芥散血中風邪, 香附調氣解鬱, 地榆涼血澀血。 水煎溫服, 使風熱外解, 則經氣清和而血無妄行之患,
【摘錄】《醫略六書》卷二十六
《古今醫鑒》卷十一:荊芥四物湯【處方】荊芥、條芩、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香附。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崩漏初起, 不問虛實。
【用法用量】水煎, 溫服。
如不止, 加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升麻、蒲黃(炒)、白術。
【各家論述】《濟陽綱目》:血藏於肝, 肝氣不升則熱迫於下, 故血不能藏而崩也。 荊芥升肝氣, 香附理肝氣, 條芩除內熱, 四物生地、芍藥養血涼血, 故皆取效。
【摘錄】《古今醫鑒》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