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孕婦在妊娠早期都會出現噁心嘔吐等妊娠反應, 然而, “妊娠反應”並不一定是由懷孕所引起。 孕婦在妊娠早期出現擇食、食欲不振、輕度噁心嘔吐, 這是正常的妊娠反應。 然而若妊娠12周以後, 或在整個妊娠期間“妊娠反應”不減, 甚至有加重趨勢, 表現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脹、肝區隱痛, 或有低熱、黃疸, 就應考慮到是不是妊娠合併病毒性肝炎。
專家提醒廣大孕婦及准孕婦朋友, 妊娠期合併病毒性肝炎的初期症狀與妊娠期的反應類似, 很容易被忽視, 待症狀嚴重時才發現, 往往影響預後。
孕育小生命是個神聖而又甜蜜的過程。 然而妊娠又是一個複雜甚至危險的過程。 妊娠婦女是肝炎的易感者, 據統計, 孕婦肝炎發病率約為非孕婦的6倍, 而爆發性肝炎則為非孕婦的66倍。 大量資料證實, 妊娠對病毒性肝炎有不良的影響。 這是由於孕婦在妊娠期內新陳代謝增加, 胎兒在子宮腔內呼吸排泄等功能全靠母體完成, 孕婦肝內糖原代謝增強, 肝臟負擔加重, 在部分正常的
孕婦中, 某些肝功能檢查也會出現輕度的改變, 血膽固醇升高, 鹼性磷酸酶升高等, 這說明, 正常妊娠對肝臟功能已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如果在妊娠期間感染了病毒性肝炎, 肝炎勢必會對孕婦及其胎兒都帶來不良影響。 妊娠早期感染了病毒性肝炎, 會加重妊娠反應。 妊娠晚期患病, 妊高征的發生率高於非孕期。 並且由於肝功能損害, 凝血功能受影響, 產後出血的發生率也增高。
妊娠期患病時間的不同, 對胎兒的影響也各異。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易於發生宮內傳染, 並且隨著妊娠時間的增長其子代受感染率呈上升趨勢, 妊娠早期患病, 新生兒畸形發生率未見增加, 但晚期患病, 早產、死胎、死產及新生兒的死亡率有明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