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嬰兒腦性瘓癱病因有哪些

嬰兒腦性瘓癱病因有哪些, 現實生活中, 我們常會遇到有些家長誤認為自己的寶寶比同齡兒發育慢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則不認為這是一種疾病因此忽視了早期診斷和治療, 但往往這些孩子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步出現明顯異樣, 最終被確診為腦癱患兒, 對於腦癱我們雖已不再陌生, 且臨床發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但對於孩子“發育慢”的科學認識, 還有很多家長一頭霧水, 下面請專家來做具體講述。

腦癱兒與同齡正常兒童的“區別”

腦癱是小兒腦性癱瘓的簡稱, 通常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後一個月內由各種原因引起的非進行性腦損傷或腦發育異常所導致的中樞性運動障礙。

腦癱嬰兒期表現常以姿勢異常和運動發育落後為主訴, 與同齡孩子相比, 腦癱患兒常表現為2-3月還不會笑、4-5個月的還不會翻身、8個月還不會坐。 瞭解小兒腦癱各個階段的早期症狀, 以便於發現異常及早治療。

1、新生兒期:是指胎兒娩出臍帶結紮至出生後28天, 以反應能力低為主要早期症狀, 並伴有動作減少。 患兒對周圍一切事物都無興趣, 比如家人呼喚、玩具等;主動活動較正常同月齡者明顯減少, 不會經常哭笑, 也不會活動肢體;多數患兒會伴有吮吸能力減退, 而經常出現嗆奶現象;先天性反射減弱或根本不存在, 如擁抱反射、握拳反射等。

2、嬰兒期:指胎兒娩出臍帶結紮至生後1周歲, 包括新生兒期。 此期以運動發育遲緩為主要早期症狀, 如3個月左右仍不能獨立將頭抬起、5個月左右仍無法穩定頭部、5個月後仍不能主動伸手抓自己喜歡的東西等, 嚴重者甚至不能翻身;反射異常, 即一些原始反射延遲消失而一些正常反射減弱或不出現, 如握拳反射仍然存在、擁抱反射不存在等。

3、幼兒期:指滿1周歲至3周歲, 以運動障礙及智力障礙為主要表現。 患兒不會走路或姿勢異常, 如腳尖著地、雙腿交叉成剪刀步態等, 伴有手部活動不靈活;智力及語言發育明顯落後, 如不願說話或發音不清、記不住東西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