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婦科>正文

中醫如何診斷子宮肌瘤 診斷依據各是什麼

子宮肌瘤的發生與年齡, 飲食及情緒具有相關性, 由於女性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時, 極容易患上子宮肌瘤。 在西醫上, 難以在早期診斷, 那麼, 中醫如何診斷子宮肌瘤?診斷依據各是什麼? 中醫在診斷子宮肌瘤上, 有明確的病機及診斷依據, 對於指導治療給藥, 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具體如下:

l、氣滯

主證:小腹脹滿, 積塊不堅, 推之可移, 或上或下, 痛無定處。 舌苔薄白而潤, 脈沉而弦。

診斷依據:上述諸證系氣滯所為, 雖有積塊尚不堅實且推之可移。 氣機運行不暢, 故聚而作痛, 痛無定處, 氣行則痛止;氣滯側血行不暢,

故小腹脹滿;薄白苔說明病位尚淺。 沉弦乃氣機不暢之脈。

2、血瘀

主證;胞中積塊堅硬, 固定不移, 疼痛拒按, 伴有面色晦暗, 肌膚乏潤, 月經量多或經期延後, 口幹不欲飲。 舌質紅, 邊有瘀點, 脈象沉澀。

診斷依據:血瘀不行, 氣機受阻, 氣血積結而成症, 故胞中積塊堅硬不移, 痛而拒按;脈絡欠通暢, 血運失常, 不能上榮於面, 外不養肌膚, 故見面色晦黯, 肌膚不潤。 瘀血內阻, 沖任失調, 經行量多, 久之血海不充, 則月經延後;津血同源, 血瘀津液不上承, 故口幹不欲飲。 舌邊有瘀點, 脈澀, 均為瘀血內阻之征。

3、 痰濕

主證:下腹部包塊, 時有作痛, 按之柔軟, 帶下較多。 偏寒則帶下色白質粘膩, 形體畏寒, 胸脘滿悶, 小便多, 舌苔白膩, 舌質暗紫, 脈細濡而沉滑。

偏熱則帶下色黃質粘膩, 有臭味, 甚則如膿, 胸悶煩躁, 發熱口渴, 尿少色黃, 舌苔黃而膩, 舌質紅, 脈弦大或滑數。

診斷依據:氣機運行不暢, 聚濕成痰。 痰濕結於下腹, 故時有疼痛;痰濕凝結, 形成包塊, 痰濕所凝, 按之柔軟;痰濕下注, 帶下多而粘膩;痰濕內阻, 小便不多;脾陽不足, 形寒畏冷, 胸脘滿悶;痰濕凝結日久化熱, 則帶下色黃有臭味;濕熱搏結, 少腹疼痛, 胸悶煩躁, 口渴, 尿少而黃。 脈滑乃痰濕內阻之象。

由於癥瘕總因氣滯、血瘀、痰濕凝滯而生, 因此, 辨證施治當圍繞氣、血、痰濕來進行, 病在氣則理氣行滯;病在血則活血化瘀;病為痰, 則化痰消症。 在兼顧元氣狀況的情況下, 正盛則克伐為主, 正衰則攻補兼施。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