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牙周炎特點
是牙齒周圍組織(包括牙齦、牙周膜、牙槽骨)慢性破壞, 自覺症狀不明顯, 所以常不為一般人注意。 一旦發生牙齦出血、溢膿、口臭、牙齒鬆動、伸長、移位及疼痛發作, 才會引起患者重視。 如不及時治療, 其牙齒喪失的數目常不是單個而是多數牙, 甚至全口牙同時受累。 牙周炎發病的原因, 有局部也有全身的因素。 一般說, 口腔衛生不良, 牙石和牙垢堆積, 食物嵌塞, 細菌和菌斑作用, 不良補牙和鑲牙刺激, 或壓迫牙齦等, 都是引起牙周炎的重要局部原因。 有時, 全身因素對牙周炎的發生和發展也起一定的作用,
2)牙周炎症狀
主要表現為牙齦紅腫、出血, 不僅在刷牙時出血, 有時在說話或咬硬物時也要出血, 牙齦顏色暗紅, 由於水腫顯得比較光亮。 此外, 還有牙周袋形成, 在正常情況下, 牙齦附著在牙齒上的齦溝僅深零至兩毫米, 超過兩毫米則為牙周袋。 牙周袋的形成說明炎症已從牙齦發展到牙周支援組織, 使較深層的牙周組織感染, 慢性破壞, 膿性分泌物可以從牙周袋溢出。 早期的牙周炎牙齒不鬆動, 只有在慢性破壞性炎症發展到一定的程度,
3)牙周炎治療
主要在於消除病因, 增強牙周組織的健康, 防止炎症和萎縮的繼續發展。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
4)牙周炎保健
1. 有效控制牙菌斑。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飯後一定要刷牙、嗽口, 掌握“三、三制”的刷法(即每日刷3次, 每次刷3分鐘, 要刷到牙齒的3個面)牙刷與牙齒呈45度角, 順牙體長軸上下刷。 提倡應用牙線去除牙間隙的菌斑, 用含氟牙膏或抗牙石牙膏輔助刷牙去除牙菌斑, 防止牙石牙垢的形成。
2. 增強牙周組織健康。 可採用牙齦按摩法、叩齒、氣功等方法。
① 牙齦按摩法
刷牙後用潔淨的雙手食指在牙齒和牙齦表面作環形的轉動按摩。 可以從上下頜後牙開始, 逐漸移向前方。 早晚各一次, 每次10--15分鐘。 但是, 在炎症急性發作時不能按摩。 如牙石積結較多, 還應先請牙醫師將牙石刮除, 方可採用牙齦按摩。
② 叩齒
每天早晚空口咬合牙齒數十次。 咬合時應鏗然有聲, 這有增強牙周組織和增進血液迴圈的作用, 常做可使牙齒堅固而不痛。
③ 氣功
即閉口咬牙, 自然呼吸, 意守上下齦。
3. 定期作口腔保健檢查。 每半年至一年做一次口腔潔治(洗牙), 保持健康的牙齦和穩固的牙齒, 有效預防牙周炎。
4. 進行早期有效的治療。 包括潔治、刮治、牙周手術、固定鬆動牙齒、調合牙、牙周炎治療與正畸治療等。
5. 注意飲食營養。 多吃青菜、水果、豆製品、牛奶、魚、蛋類、粗糧、纖維多的食物, 戒煙戒酒。
6. 加強身體鍛煉, 提高機體抵抗力。 積極治療全身性疾病, 如營養障礙、糖尿病、內分泌紊亂、骨質疏鬆等, 糾正開口呼吸等不良習慣。
5)牙周炎驗方
1. 清胃敗毒湯
取生石膏30克, 生地12克, 丹皮、黃芩、升麻各9克, 當歸、黃連各6克。 上方加水煎至300毫升, 每日1劑(雙煎), 分2次溫服。
加減:便秘加大黃9克(後下);牙齦腫甚加天花粉15克, 連翹9克, 竹葉6克;牙齦出血明顯加旱蓮草15克, 白茅根10克, 骨碎補、生槐花各9克。
本方適用于牙周炎, 胃火熾熱型。 症見牙齦充血、水腫、出血、冬痛, 可有牙齦膿腫形成;重者可伴惡寒發熱、白細胞增多等全身症狀。
2. 菊花湯
用菊花、生甘草、賊骨各30克。 上方加水煎至500毫升, 每日1劑, 分早、晚飯前1小時, 每服1/2。
本方適用于牙周炎, 牙周膿腫, 陽明濕熱型。 症見牙齦腫脹, 疼痛, 溢膿, 痛連頰腮, 口幹發熱, 溲黃便幹。
3. 固齒湯
取石膏30克, 首烏、枸杞各20克, 菟絲子、寄生、牛膝、梔子、升麻各15克, 白芷6克。 上方加水煎至300毫升, 每日1劑, 分2次溫服。 加減:牙痛甚者加川芎10克,細辛6克;牙齦紅腫加大黃6克;腰膝酸痛者加杜仲15克;若牙不痛者去白芷。
處方時,須視腎虛症候輕重調整石膏與首烏等藥的用量。
本方適用于慢性牙周炎,腎氣虛損型。症見牙齒酸軟無力,咀嚼時疼痛,全口多數牙有不同程度的鬆動,牙齦紅腫不甚,或見腰酸腿軟、脫髮、耳鳴。
4. 固齒散
用滑石粉18克,甘草粉6克,朱砂面3克,雄黃、冰片各1.5克。上方共研為細面,早晚刷牙後撒患處;或以25克藥面兌60克生蜜調和早晚塗患處。
本方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化腐生肌,收斂止血。適用于慢性牙周炎。
愛心提示:以上介紹用方,請務必諮詢當地正規中醫醫院,結合自身生理特點和不同的病理變化,辨證選擇使用。
分2次溫服。 加減:牙痛甚者加川芎10克,細辛6克;牙齦紅腫加大黃6克;腰膝酸痛者加杜仲15克;若牙不痛者去白芷。
處方時,須視腎虛症候輕重調整石膏與首烏等藥的用量。
本方適用于慢性牙周炎,腎氣虛損型。症見牙齒酸軟無力,咀嚼時疼痛,全口多數牙有不同程度的鬆動,牙齦紅腫不甚,或見腰酸腿軟、脫髮、耳鳴。
4. 固齒散
用滑石粉18克,甘草粉6克,朱砂面3克,雄黃、冰片各1.5克。上方共研為細面,早晚刷牙後撒患處;或以25克藥面兌60克生蜜調和早晚塗患處。
本方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化腐生肌,收斂止血。適用于慢性牙周炎。
愛心提示:以上介紹用方,請務必諮詢當地正規中醫醫院,結合自身生理特點和不同的病理變化,辨證選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