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正文

母親捐腎臟救腎衰竭兒子生命

為了挽救腎衰竭兒子生命, 母親捐出腎臟, 移植到兒子身上。 近日,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開展單孔微創腹腔鏡下取腎活體腎移植手術, 目前, 母子生命體征均正常。

患病

來自寧鄉縣的25歲青年張力(化名)去年底不幸患上了尿毒癥。 為了幫助兒子根治頑疾, 47歲的母親郭清(化名)決定“捐腎救子”。 “只要能夠治好他, 我什麼都不怕。 ”

2011年10月底, 張力漸漸感到四肢無力、噁心嘔吐, “起先我並沒有太當回事, 後來出現皮膚瘙癢、下肢抽搐等症狀時, 我才意識到情況不妙!”在醫院進行完檢查後, 張力被確診為慢性腎功能不全。

得知孩子得了尿毒癥, 在檳榔廠打工的父親張武(化名)和在家務農的母親郭清感到緊張。 由於家裡經濟窘迫, 他們向親朋好友借錢籌集治療費。

專家說, 張力的慢性腎炎已發展到腎功能衰竭階段, 若不通過換腎手術根治, 只能終身進行透析治療維持生命。

捐腎

腎移植作為腎功能衰竭替代治療的最佳方法, 如今已在全球範圍開展。 但由於合適的腎臟供體嚴重短缺, 腎臟移植手術受限。 據專家介紹, 活體供腎由於供腎缺血時間短, 供腎品質高, 因此可有效改善受者生活品質。

2011年12月, 張力在父母和舅舅陪同下到湘雅醫院, 為親屬活體腎移植手術實施配型。 張力是O型血, 同為A型血的父親和舅舅因為不匹配被排除, 希望落在母親郭清身上。

通過血型檢查、人類白細胞抗原測定、淋巴毒實驗等一系列配型檢驗, 郭清的各項指標均符合捐獻條件, 她成為兒子親屬活體腎移植的供者。

張力開始在當地醫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療, 同時為年後的腎移植手術做準備。

手術

湘雅醫院泌尿外科專家陳湘介紹說, 傳統開放性術式取腎, 手術對供者創傷大、術後住院時間長, 且影響美觀。 單孔腹腔鏡下活體供腎切取術是國內單孔腹腔鏡手術臨床應用研究的一個重要突破, 具有創傷小及術後疼痛輕、恢復快、體表美觀等優點, 但操作空間小、解剖定位困難、手術風險大, 對醫術要求高。

2月20日上午9時, 湘雅醫院手術團隊開始為患者實施手術。 術中, 首先在捐腎者背後開一個2.5公分大小的切口,

在單孔腹腔鏡下, 將需要取出的腎臟完全游離出來之後, 再將切口延長至6公分左右小切口, 將腎臟的血管離斷取出, 最後移植到患者身上, 手術歷時8個多小時。

器官移植中心常務副主任謝晉良教授說, 供者郭清在摘取一枚腎臟後, 另一枚腎臟完全能夠維持其日後正常生理需要。 受者張力在術後的恢復要視其個人情況而定, 往後還需要服藥來維持腎功能。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