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多動症病因主要有什麼呢?中醫學是一門很深奧的學科,
很多患者反應西藥治療兒童多動症效果不是很好,
那麼,
兒童多動症病因有哪些呢?今天就請中醫專家為我們詳細講講兒童多動症病因。
中醫學認為先天稟賦不足是兒童多動症病因,
如父母健康狀況欠佳,
特別是母親孕期多病,
致使子女素體虛弱。
後天失調,
產傷或其他病所傷,
以及教育不當皆可導致發病。
“陰靜陽燥”,
“陰在內,
陽之守也,
陽在外,
陰之使也”。
即陰主柔靜,
陽主剛躁,
陰陽互根,
守使相依。
兩者充盛和諧,
則機體協調無病。
兒童多動症系由動靜變化有所失制,
因陰靜不足,
陰不制陽,
而陽動有餘,
靜不足,
此乃陰陽失調所致。
具體表現為陰虛陽亢與虛陽浮動兩個方面。
小兒形質柔脆,
稚陰未長,
加之生機蓬勃,
對陰津物質所需甚多,
若先天不足更易形成陰虛陽亢的病理變化。
小兒陽氣未充,
易因後後天失調,
或他病所傷而虛,
則陽虛不能根于陰,
而致虛陽外浮,
心無所倚,
神無所歸而多動。
其臟腑病變多表現為心肝脾腎四髒的功能失常。
心主血,
藏神,
為智意之源,
人的一切精神意識活動皆歸於心。
小兒心常有余,
心火易亢,
而現心神不寧,
多動不安。
肝為剛髒而性動,
主筋藏魂,
其志怒,
其氣急,
體陰而用陽,
為人體“罷極之本”。
小兒肝常有余,
若久病耗損致肝體之陰不足,
肝用之陽偏亢,
則注意力不集中,
性情執拗。
脾屬土為至陰之髒,
藏意,
在志為思。
小兒脾常不足,
若調護失宜或疾病所傷,
運化失常,
脾失濡養,
則失靜謐,
而興趣多變,
言語冒失。
“腎者,
作強之官,
伎巧出焉”。
腎藏志,
主骨生髓,
髓通於腦。
小兒臟腑柔弱,
腎陰內虛。
若先天不足或病後出現腎陰虧損,
髓生不足,
則致動作笨拙不靈、健忘、遺尿等症。
腎虛則水不涵木,
肝陽易亢,
無以制火,
而引起心火有餘諸症。
這些都是兒童多動症病因。
以上就是“兒童多動症病因”的介紹,
僅供參考。
兒童多動症病因有很多,
家長應該正確護理孩子,
以免已經找上孩子。
如果你還有其它問題,
請諮詢我們的線上專家進行瞭解。
多動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