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關節炎患者最初只是少數關節局部疼痛, 病情發展較慢, 疼痛呈交替性的緩解和加重。 隨著病情的加重, 會出現關節疼痛腫脹, 受累關節逐漸增多。 那麼, 具體來說在臨床上關節炎的症狀有哪些呢?
針對臨床上關節炎的症狀專家作出了明確的說明:
1、晨僵:晨僵是指早晨或睡醒之後出現關節發緊、僵硬、活動不靈或受限, 輕者起床或溫暖後即可緩解或消失, 重者甚至整日不緩解。 其持續時間的長短是衡量病變活動程度的標準之一。 晨僵是所有患者的重要症狀, 是一個危險信號, 也是臨床診斷的重要的證據之一。
2、關節腫脹與疼痛:關節疼痛也是所有類風濕患者的症狀。 關節疼痛程度常與關節腫脹輕重相關, 腫脹越明顯, 疼痛越重。
3、受累關節:類風濕可侵犯人體滑膜、軟骨、骨及肌腱、韌帶、滑囊、肌膜等。 各關節受累的頻率從高至低依次為近端指間關節、掌指及腕、肘、肩、踝、髖關節等。
4、遊走性與對稱性:早期關節的遊走性比較明顯。 遊走性間隔期比較短, 除早期遊走性疼痛外, 關節炎的遊走經常是對稱性的。
5、活動受限:受限程度與腫脹、疼痛、關節及周圍結構損壞程度相關。 約90%的患者累及手指關節, 尤以近端指間關節炎為著, 一般遠端指間關節極少受累。
6、關節畸形或強直:由於炎症關節周圍肌肉、韌帶及關節囊破環,
由此可見, 得了關節炎對於日常生活有非常巨大的影響。 因此, 希望大家對這種疾病提高重視程度, 不能忽視它的危害, 從而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 避免病魔的侵害。
關節炎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