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玩,就讓孩子玩自己喜歡的

心心是幼稚園大班的小女生, 從小就喜歡玩扮家家, 常常逼著爸爸媽媽和自己玩幼稚園的遊戲。 她要當幼稚園老師, 讓爸爸媽媽當小朋友, 有時還會很嚴肅地批評“小朋友不乖”。 前幾天, 心心媽媽帶她去星期八小鎮玩角色體驗, “讓她一次玩個夠。 ”但最終, 心心和媽媽回家時都很不高興。 媽媽說:“心心只玩那些沒什麼意思的遊戲, 空姐、消防隊員等都不去當, 我在一旁乾著急。 ”心心也撅著嘴:“媽媽管頭管腳, 玩得一點兒也不開心。 ”

這種情況現在很普遍, 家長怕孩子吃虧, 催著逼著孩子參與一些大人認為很好的遊戲,

但寶寶們卻有不同看法。 一些早教專家建議父母:既然是遊戲, 就要讓孩子玩自己喜歡的。 適當地鼓勵是可以的, 但千萬別硬逼著孩子玩。

從鼓勵發展成了強迫

在不少遊樂場, 父母總喜歡指揮孩子玩這個玩那個。 在翻斗樂裡, 5歲的星星就喜歡躺在海洋球裡“享受”。 站在場外的媽媽卻催著她起來去玩別的專案。 星星很不情願, 應付性地滑了兩次就又躺進海洋球裡了。

萌萌近來特別喜歡玩沙子, 附近有人家在蓋房子, 門前堆了一堆黃沙, 萌萌吃過飯就拿著勺子、鏟子溜到沙堆上去玩了。 難得獨自活動, 萌萌蹲在地上, 鏟沙、揚沙、裝沙, 忙得不得了。 揚起來的沙子難免粘在衣服上, 但萌萌媽媽認為, 能讓孩子做喜歡做的事,

沒有什麼不好。

■ 專家點評

經常看到內向的孩子被父母逼著玩, 在一些充氣遊樂墊上, 膽小的孩子不敢爬最高的“小山”, 爸爸媽媽就會板起面孔“鼓勵”他:快去, 你不去, 咱們就回家不玩了。 多數孩子會哭喪著臉玩。

其實, 孩子有自己的選擇與判斷。 聰明的孩子會先站在一旁觀察, 當確定自己有能力參與這個遊戲, 能從遊戲中獲得樂趣, 才會積極參與。 當他沒有把握時, 父母不要鼓勵——失望——強迫孩子, 否則遊戲就起不到讓孩子放鬆與愉快的作用了。

真正的教育不露痕跡

毛毛和許多6歲的孩子一樣, 看到喜歡的東西就喊著要買。 爸爸媽媽經常教育他, 父母賺錢不容易, 生活要節儉, 可小傢伙壓根沒概念。 媽媽帶他體驗了飛行員、員警、建築師和糕點師等職業。

5份工作加起來才賺了25E幣, 做個蛋糕要花18E幣, 毛毛就知道心疼了, 堅決不肯再花20E幣買袋爆米花, 只說要把剩下的“錢”存起來——有利息。 毛毛媽媽趁機教育他:曉得爸爸媽媽工作辛苦了吧, 以後還要不要再亂買玩具呀?小傢伙想了想, 很懂事地說知道了, 讓爸爸媽媽聽了備感欣慰。

■ 專家點評

不少孩子很煩父母在耳邊嘮叨, 家長也很為難:不多說吧, 孩子根本聽不進去, 多說吧, 自己也嫌自己囉嗦。 所以, 不妨讓孩子親身體驗一下, 有了真實感受, 比一百遍說教更管用。

不妨問問孩子的喜好

琳琳家的社區有個兒童遊樂場, 奶奶經常帶她去玩。 星期天人多的時候, 奶奶會替她守著秋千架, 一有空, 她就大叫琳琳:快來,

秋千架空了, 你來蕩吧!可琳琳卻不領情:我不喜歡玩, 你蕩吧!一句話說得奶奶哭笑不得。

丫丫媽媽帶她去科技館玩, 總是希望丫丫能多體驗一些項目:咱們去“食物之旅”吧。 丫丫卻有些怕黑的地方, 不願意去, 實在被逼無奈了, 就閉著眼睛捂著耳朵進去, 不看也不聽。

去星期八小鎮的心心也一樣, 正在押運公司外面排隊, 媽媽看到對面報社正空著, 就建議她先去做小記者。 心心不樂意了, 磨了半天冷不丁說了一句:“媽媽, 你就不能問問我喜歡做什麼嗎?”家長總覺得是為孩子好, 但小小年紀的孩子卻感到了鬱悶。

■ 專家點評

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許多家長開始總是抱著這樣的原則帶孩子玩。 可一旦真的去玩了, 卻總忍不住要指手畫腳,

甚至事先忘了問問孩子自己到底喜歡什麼。 我們喜歡孩子有充分的自主選擇權, 卻又怕他因為沒有經驗而吃虧, 剝奪了孩子自由安排的權利。

希望家長能尊重孩子的感受, 讓自己的寶寶在所謂的“吃虧”中積累經驗, 快樂成長。 當我們尊重了孩子, 孩子也會樂於主動聽教。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