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名初學者, 想打好網球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網球運動需要我們掌握技巧, 多加練習, 避免一些常見的錯誤, 例如蹬跨步落地緩衝不夠等。 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學習正確打網球, 及瞭解網球肘的預防方法。
網球入門者比較容易犯哪些問題
在打網球的時候步法是相當重要的, 所以平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好這些相關方面, 步法是打網球時候的一個關鍵, 平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好這方面的練習。
現在一些剛開始打網球的朋友都開始學習網球技巧, 希望能將自己的網球技術提高, 特別是步法技巧學的人很多,
1、蹬跨步落地緩衝不夠
向前跨一大步, 以從腳跟到腳掌外側的順序著地, 成滾動狀態將重心過渡到前腳掌, 前腿膝關節彎曲, 用力緩衝, 控制住身體。
練習中, 可以通過原地交換跳弓箭步或弓箭步前進的方式, 加強落地緩衝的控制能力。
2、起動慢
在我們打網球的時候, 速度是非常重要的。 採取移動步法到位擊球前需要我們能判斷對方擊球的路線和落點。 看到信號後, 迅速做出反應, 採取相應的行動。 可以說, 一個運動員反應快慢與否, 實際上就是判斷快慢的結果。
根據給出的信號或指示再採用相應的步法進行移動, 目的就是加強練習者的判斷一反應能力。
3、制動差
很多愛好者在打網球時, 移動速度很快, 但是卻苦於停下來銜接下一移動很困難。 也有一些愛好者受籃球技術動作影響, 蹬跨步腳掌落地時是腳尖先著地, 所以很難控制住重心前移。
正手位方向移動時, 最後一步蹬跨腳著地時, 要腳後跟先著地, 膝關節伸直, 腳尖稍外展, 隨著腳掌成滾動狀著地後, 膝關節隨著身體向前的慣性彎曲。 此時注意膝關節的垂直投影點不能超過腳尖, 否則重心會繼續前移。
4、步法與手法脫節
網球步法與手法是相輔相成的, 兩者要靈活運用, 初學者容易與手法的練習相脫節,
引起網球肘的原因
網球肘, 醫學名稱肱骨外上髁炎, 指因肘關節活動過度及活動強度過大, 導致肘外側肌腱發生無菌性炎症而引發疼痛。 最先網球運動員經常患此病而得名, 其實只要肘關節活動過度過多者, 像羽毛球、乒乓球、使用滑鼠、家庭主婦手工洗衣做飯、哺乳期常抱孩子的女性等, 都易患此病, 所以網球肘並非網球運動員的“專利”。
網球肘應該如何預防呢
一、加強手臂力量和柔韌性訓練, 尤其是前臂伸肌的力量練習。
二、學習正確技術。 加強步法練習, 可以搶佔有利的擊球位置, 便於上肢有效發力;整個身體協調的發力, 徹底完成完整的擊球動作。 國外有一句名言:“一個好的教練, 比最好的醫生更能防止運動員的網球肘”。 可見改進技術動作對預防網球肘的重要性。
三、選擇場地和球拍, 適量運動。 球拍線的張力越大、球拍越重, 肘部的作用力越大。 因此, 選擇鈦合金或碳素的球拍, 調整到合適的張力, 都可以減少受傷的幾率。 最重要的是, 運動時要量力而行, 一旦運動過度、肌肉疲勞, 就很容易發生損傷。
結語:看了上文, 大家對網球是不是有了更多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