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

中醫如何解釋高血壓

在中醫學裡面沒有“高血壓”這個詞, 但是由於高血壓患者相當一部分都有頭暈、乏力、頭疼等症狀, 作為中醫學認識的高血壓除了人的先天體質因素以外, 還與中醫學所講的整體、髒腹、陰陽協調有關。
現在可能大家提到高血壓都是西藥治療為主, 目前我們切入的主題就是準備把兩套醫學理論體系的優勢項目結合, 就是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

中醫西醫的各自優勢

作為高血壓治療的理念, 降壓是一個很重要的目標, 但是不能僅僅局限於降壓, 而更重要的在降壓的同時要預防靶器官的損害,

從而最終延長患者的生命, 提高生存品質。 所謂靶器官是指人體重要的心臟、腎、腦等等器官。 所以作為兩套醫學體系, 西藥在降低血壓方面比較迅速、可靠, 但是中藥改善症狀比較靈活, 而且比較理想。 再一點, 經過長期的觀察、實踐, 通過剛才講的氣血、髒腹、陰陽的平衡, 這個這些方面調節好的基礎上為西藥發揮更大的作用創造了條件。 舉個比較通俗的例子, 比如長期高血壓的患者, 因為逐步的適應了“高血壓”的狀況, 頭疼在疾病之初並不是很明顯, 但是單純地使用西藥的話, 反而可能血壓迅速下降以後患者不能適應“血壓正常”的狀況了, 於是頭疼的症狀反而就更明顯了。 而中藥治療高血壓,
降低血壓緩慢、平衡地, 同時症狀也就比較可靠、迅速地減除了。

針對西藥副作用, 中西醫結合是否可避免

所謂“揚長避短”中的“避短”, 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重要的目的之一, 就是從兩者不同的理念上、不同的醫療體系中取長補短、優勢互補, 達到一個“減副增效”的作用, 實現副作用相對減除, 治療效果更佳。 關於“減副增效”的作用可以舉一個例子。 常用的鈣拮抗劑最常用的是硝苯地平(心痛定), 好多患者長期服用以後往往出現浮腫, 這種情況下, 西醫西藥的選擇上可以根據中醫講的不同人的體質類型進行辯證, 進而根據這種症型的中醫情況來選擇西藥。 另外出現浮腫以後, 可以同時配合一些中藥健脾利濕, 這些藥物跟硝苯地平配合使用,

這樣可以達到好的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