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深度心理學的角度看愛情

人的心理需求很多, 就像照相機有廣角及望遠鏡頭, 用望遠鏡頭對準某一物件時, 此物件變大, 而其它物件就變成模糊的背景。 這就像肚子餓時去市場買東西會買得特別多, 因為你的需求(食物)被放大;可是當你吃飽後, 需求又不一樣了。 食物像被廣角鏡頭溶回背景中, 但吃飽後你口渴了, 這口渴的需求又像被望遠鏡頭放大了一般, 其它需求都變得不重要, 而你把所有注意力放到這個新的物件, 新的需求上, 直到它得到滿足, 才重新溶回背景之中。 起初, 你也許期望一個慈父般的伴侶, 但當你被照顧、被關注的需求滿足後,

你很可能產生一個新的心理需求, 開始要求獨立、自主。 人是會成長會改變的, 衝突於是產生。 我們剛開始從愛情關係中可以得到滿足, 但因為我們的心理需求會隨人生情況而改變, 所以, 兩人結婚以後還要不斷適應, 不斷學習才好。

造成情人間強烈吸引的原因之一, 是“The Quest To Be Whole”—“完整之我”的追尋。

按照心理學大師楊格的理論, 每個人都身具“顯性”與“隱性”(或稱“影子”)人格。 換言之, 每人除了表現外在眾人所見之“顯性人格”外, 還有個正好相反, 潛藏心底的“影子人格”。 例如, “分析型”者的影子人格是“感覺型”。 通常, “分析型”者著重邏輯思考與客觀評斷, 但是當他在強調與表現“理性” 時, 便不知不覺地把自己細膩多情“感性”部份的人格,

壓抑到潛意識深處, 變成隱性的“影子人格”。

“顯性人格”的形成與先天因素有極大的關係, 但也受到後天因素的影響。 例如, 男性成長過程中, 多被要求“喜怒不形于色”, “好漢打落牙和血吞”, 他人格中多情易感的部份便被深深壓抑到潛意識中變成“影子人格”。

當先天人格成份中“陽剛”“分析”特性較強的男孩去念理工, 畢業後又在要求一絲不苟, 毫無變通的環境中工作(例如美國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而身具“陰柔”“感性”特質的女孩去念人文, 學成後又在文藝界工作, 此時男女先天加上後天的差異就變得更大了。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