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耳屎是怎麼形成的

一、耳屎是怎麼形成的

二、耳屎的作用

三、耳屎自己就會掉出來

耳屎是怎麼形成的

1、耳屎是什麼

其實“耳屎”也就是耳垢,在醫學耳屎也被稱為耵聆,通常耳屎是一種淡黃色、臘樣的碎屑,有的耳屎是油性的或比較堅硬、大塊的。

2、耳屎是怎麼形成的

耳朵眼有一段皮膚(外耳道外l/3軟骨段)和身體別處的皮膚不一樣,就是有一種變型的汗腺叫耵聆腺,其構造有點類似皮膚的汗腺。 外耳道皮膚和其它處皮膚一樣,也有一種皮脂腺,專門分泌一種油脂。

從生理角度看,耵聆腺體內的這些分泌物不時地通過開口向外排出。

起初,剛從耵聆腺吐出來的分泌物,外形有點象融化的蠟,它們和皮脂腺所排出的油脂混合在一起,形成很薄的一層附著在皮膚的表面。 這些原始的耳屎與耳道內的塵埃、脫落的皮膚碎屑拈在一起,乾燥後就成為一小塊一小塊淡黃色疏鬆薄片狀耵聆,堆集在耳道眼裡。

3、怎麼掏耳朵

健康的外耳道本身有自潔功能,沒有必要經常掏。 耳屎的學名是“耵聹”,是外耳道軟骨部上的耵聹腺所分泌的淡黃色黏稠液體。

耵聹可以阻擋從外界進入外耳道的汙物,黏附灰塵和小蟲,以保護耳膜;同時,它覆蓋於耳道皮膚表面,能使皮膚保持一定濕度。

挖耳朵卻很容易對耳道造成傷害。 如果方法不當,會將耳屎推向深部,堵塞耳道,影響聽力;如果挖時用力過度,損傷了外耳道皮膚甚至耳膜,細菌趁機侵入,就會形成外耳道炎;如果掏到鼓膜造成鼓膜穿孔而出血,會感到非常疼痛,此外,還有人挖耳時將異物如棉花、火柴頭等遺留在耳道內。

多數情況下,耳屎會緩慢地從耳道內向耳道口移動,在空氣中乾燥而結成黃色薄片,通過咀嚼時下頜關節的運動,不斷脫落排出耳外,根本沒有堵塞耳道的問題,也不會因耳屎多了而影響聽力。

正確的處理方法是用脫脂棉卷成棉簽兒,輕輕地把耳屎清理出來。 如果耳屎太多難以掏出,可到醫院請醫生處理。

耳屎的作用

1、耳屎能清潔耳道

孩子的耳屎中含“耵聹”,它可粘附進入外耳道的灰塵,以及局部皮膚代謝產生的脫落細胞,起到清潔耳道的作用。

2、耳屎能殺菌

耳屎富含脂肪酸,在耳道皮膚表面形成一層酸膜,使外耳道處於酸性環境,具有輕度的殺菌作用。

3、耳屎能保護耳膜和鼓膜

耳屎像哨兵一樣守著外耳道的大門,阻止異物侵入耳朵,保護耳道和鼓膜。 當空氣中的塵埃侵入寶寶的耳道時,耳屎就能把它們粘住,保持外耳道的清潔;如果有小飛蟲飛進寶寶的耳道,一旦嘗到苦苦的耳屎,也馬上就會“逃之夭夭”。

4、耳屎能保護聽力

人之所以能夠聽到各種聲音,是靠外界各種不同的聲波傳進耳朵,引起鼓膜振動所致。 但如果聲波過強,如打雷、爆炸等,鼓膜會因之而受到劇烈震動,容易招致損傷,時間一長,聽力就會下降。 而耳屎則可以像消聲器那樣減低聲波的衝擊,以保護鼓膜,進而保護聽力。

耳屎自己就會掉出來

有時,我們會用“你是不是耳屎堵住了耳朵?”來形容一個人“耳背”。 然而,在正常情況下,即使不掏,耳屎自己也會掉出來。

專家說,耳屎會緩慢地從耳道內移向耳道口,累積到一定程度,通過咀嚼時下頜關節的運動,它就會不斷脫落排出耳朵外面,因此根本不用擔心堵塞耳道。 “健康的外耳道本身就有自潔功能。 一味去掏,反而可能弄巧成拙,讓耳屎出不來了。 ”因為用棉簽掏耳朵,有可能不僅掏不出耳屎,還會將它們往裡推,令耳屎不能自己排出。 一旦洗頭、洗澡時耳朵不小心進了水,耳屎吸水膨脹,酸性的耳屎會腐蝕耳道深度的皮膚,引發炎症。

而且,經常掏耳朵還會引起耳屎的分泌異常,耳屎可能越長越多,新分泌的耳屎會由原本的片狀變為碎屑狀,從而降低保護耳朵的能力。

專家提醒,最好不要自己掏耳朵,洗頭洗澡時濕了耳朵,最多只能用棉簽擦拭一下耳廓的位置。 假如出現耳屎堵住耳道的情況,可以上醫院處理。 耳鼻喉科醫生會在額鏡直視的情況下,用專業的鑷子將耳屎取出。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