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一項低能的有氧運動, 長期練習太極拳對於我們的身體的循環系統有很大的幫助, 因此現在很多人都很喜歡練習太極拳。 在太極拳的練習過程當中有很多需要我們學習的地方, 今天小編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太極拳的松是怎麼練成的, 到下面的文章中尋找答案吧!
太極拳對於人體的松要求, 具體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起來學習一下。
首說“腳松”
腳有26個小關節, 26個小關節必須——自然舒松展開, 整個腳平松落地, 腳趾神經有無限前伸之意, 鬆開腳下的湧泉穴, 湧泉穴須有親吻大地之感,

二說“踝松”
踝, 就是腳腕, 那麼應該做到腳踝的松呢?首先在我們的實際練習之中,
三說“膝松
在太極拳的學習過程當中怎樣才能做到膝松呢?一是膝向前屈, 千萬不可超過大腳腳趾尖;二是無論演練何種動作, 必須心意鬆開“陽陵泉穴”, 做到膝尖、腳尖、鼻尖三尖相對成一條垂直線, 待身體重心穩定後, 方可做其他前進步, 後退步、蹬腳, 分腳、僕步等等;三是膝不能負重, 且有往上提放鬆之感。
四說“胯松”
胯為運用腰力直達於腿的主要機關,
五說“腰松”
腰是一身的主宰, 有很多相關的要領, 而首要的就是松腰, 那麼應該做到松腰呢?第一, 我們要能夠通過意念的指導, 讓脊椎一節節的鬆開。 其次, 要遵循太極拳的其它要領, 從而幫助腰部放鬆。
六說“肩松”
要做到肩松, 一是必須保持左右兩肩的平衡, 千萬不可左肩高、右肩低或是右肩高、左肩低;二是意想松背部“夾脊穴”, 一松到肩;三是松“肩井穴”同時意想兩肩往兩側平行外開鬆散, 同時意想雙肩往下松, 如此肩的本力退去, 兩肩松了。

七說“肘松”
肘松的操作方法是:一是心意放鬆“曲池穴”;二是時時刻刻意想肘尖向下, 千萬不可抬肘。
八說“腕松”
人之手腕, 以多塊小骨骼組成, 能夠運轉自如, 具體操作方法是:一是必須有腕骨要鬆開、腕應靈活的思想;二是腕不能著力, 腕不能孤立松柔,
九說“鬆手”
太極拳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 形於手指。 練拳之人必須練就一雙太極手, 太極手就是松、空、虛、無的一雙手, 也就是拳論中關於手的論述“妙手空空”。 如何做到“妙手空空”?一是出手不能有一點點拙力;二是放鬆“勞宮穴”, 28個手指小關節要一一舒展, 鬆開, 手掌也要舒展, 舒松不著力。 三是整只手不可強直, 也不可鬆散, 伸出去的手要適中, 好看, 還要有一點藝術性、觀賞性;四是手不能亂動, 練拳中應是身帶手走, 而不能手帶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