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步法十分重要, 離開了步法就無法進行對敵, 在太極拳中, 練好步法的前提是周身必須有一定的松活勁, 身子初步有些整合, 否則練起來勁沉不到腳上, 動起來站都站不穩, 或者步動腰不動, 腰動腿提不起來, 身動手不能相隨, 東倒西歪, 上下散架, 這樣的步自己一動就想摔倒, 交起手來必定挨打!所以練太極拳的人, 基本功有一定的基礎之後就要抽出時間, 專門的修煉步法。 當然, 在套路中也可以, 不過最好是多體會一種步型, 比如野馬分鬃, 摟膝拗步!
初學太極拳的人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不注意步法,

現在很少有人去研究太極拳的步法, 一是失傳的原因是許多的練拳人不知道步法的練法, 二是一部分人只是在哪傻練, 看不懂步法!他們只想著自己站的多穩, 怎樣使套路好看, 優美, 推手時怎樣支撐八面, 他們認為散手技擊, 器械技擊跟推手一樣, 左右畫畫圏就行!其實太極拳遠非那樣簡單。 太極拳的拳式結構是以陰動和陽動的陰陽動組成的, 陰動的起點是陽動的止點, 陽動的起點是陰動的止點, 互相依存, 相互轉化, “陰不離陽, 陽不離陰, 陰陽互濟”。 太極拳的步法與人類走路一致, 也是符合老子說的“道法自然”的。
傳統武術中所講的步法不是簡簡單單的招式, 或者是幾個步型。 正真意義上的步法是建立在一定的功夫之上的,
腳下的步法, 上下相隨, 和諧規範, 虛實變化自如。 腳的虛實變化, 沒有顯現的形態, 似乎不被人注意。 有的人走路很自然, 但練拳時就見不到自然的步法了, 邁出左腳便弓步, 虛實重心的變化不是漸變而是突變, 步幅開得大, 不和諧, 不靈活。 究其原因, 是忘記了老子說的“道法自然”, 有悖於自然規律。 太極拳的所有拳勢動作都是被動行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