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皮肌炎中醫的認識與治療

中醫中的痹證和痿證就是西醫所說的皮肌炎與多發性肌炎, 中醫認為其發病機理是熱壅經脈, 營衛瘀而不行, 複感外邪而致諸症叢生。 中醫治療皮肌炎的方法有:

1、溫陽益氣, 扶正起衰

臨床見症:眉毛和頭髮不茂盛, 容易脫落, 怕冷四肢涼, 全身肌肉癱軟無力, 前額皮色晦暗發亮, 舌淡潤, 脈沉緩而細。 致病因素多主要為"兩虛相得, 乃客其形"。 陽氣式微、表衛不固, 寒邪內痹, 外傷形體, 是其病機。 治則虛者補之, 使陽氣通達, 因其衰而彰之。 採用黃芪桂枝五物東加當歸、雞血藤、懷牛膝養血通絡, 配伍人參、細辛以冀陽氣通達,

皮膚轉潤, 毛髮複生, 多奏良效。

2、驅逐寒邪, 溫通經脈

臨床見症:四肢厥冷, 皮色變青, 指趾腫脹、肢端麻痛, 甚則指端潰破, 或吞咽困難, 脈多沉細欲絕。 多由外中寒邪、經脈痹阻, 是其病因。 陰勝則寒, 陽微不達, 寒則血澀是其病機。 治宜寒者溫之, 採用當歸四逆湯, 烏頭湯化裁加紅花20g, 穿山龍50g, 使陽氣複、寒邪去, 畏寒肢涼得以改善, 每多效驗。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