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激發孩子成長的心理動力

一個人想吃西瓜, 可他又沒有帶錢, 怎麼辦?這時, 一個最小的心理衝突就出現了:
本我說:我真的很渴了, 能吃個大西瓜就太美了。
超我說:要吃西瓜就要用錢買, 否則就不能吃。
本我說:西瓜那麼好吃, 我就是想吃, 無論如何也要吃。
超我說:我沒帶錢, 我只能忍忍了。
此時, 本我的力量若是過強, 個體就可能依從本我的驅使, 而做出違反社會道德規範的行為。 “不給我就搶, 搶了吃, 不讓就殺人”。
市計生中心青少年心理健康沙龍日前舉行, 探討了“青春期孩子成長心理動力”。 北大博士後何勝昔在沙龍, 運用佛洛德精神分析方法,
探討影響孩子成長的“自我-本我-超我”各種作用力怎樣均衡地發揮作用, 才能成為孩子心靈成長的動力, 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問題饒有興味, 聽眾聚精會神。
人格中包含“三個我”
何勝昔談到, 簡單地說, 人格是人在心理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某些穩定而經常出現的心理特徵的總和, 具有穩定性、整體性、傾向性和獨特性的特點。
何博士介紹, 佛洛德的人格結構理論認為本我是生命的原始力量的來源, 傳達個體的基本需要, 是人格中永存的部分。 本我的活動服從“快樂原則”, 追求即時的滿足感。 它對嬰兒的生存至關重要, 也對一個人的畢生起重要作用。
自我是個體的理性方面, 它按照“現實原則”活動, 試圖去尋求實現本我的現實方式。
自我一方面通過延遲滿足感以控制本我, 直到需要能實際地得到滿足;另一方面又通過一定的手段為本我服務。
超我是從自我發展起來的人格成分, 是人類生活較高尚行動的動力, 是在兒童時代對父母道德行為的認同, 對社會典範的效仿, 是接受文化傳統、價值觀念、社會理想的影響而逐漸形成的。 超我有兩個重要部分:一為自我理想, 是要求自己行為符合自己理想的標準;二為良心, 是規定自己行為免於犯錯的限制。 超我用自我理想來確立行為目標, 用良心來監督行為過程, 使自我擺脫本我的糾纏, 按照社會規範和要求活動。 超我遵循“道德原則”, 為達到完美和理想而活動。
在人格結構動力系統中,
本我、自我和超我彼此相互調節、和諧運作, 就會形成一個發展正常、適應良好的人。 ${FDPageBreak}
引導快樂學習
何勝昔談到, 佛洛德的人格結構理論在今天不一定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定律, 但是我們可以借用其中一些合理的思想來思考今天孩子們學習的動力, 那就是激發孩子學習的樂趣——使本能的動力在學習中得到昇華, 快樂學習!
原始意義的本我的需求, 由於今天的家長們在經濟上已經完全滿足了孩子在生理上的基本需求, 都被家長填滿了, 甚至過剩了。 而往往被家長們忽略的是每個孩子都有潛在成長的欲望, 學習和探索世界本身就是充滿樂趣的, 這就是今天的孩子們的內在本我需求。 “教育是面對心靈成長的活動”,
而“快樂是心靈的陽光”。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 我們的使命就是用溫柔而靈巧的“教育之手”播撒陽光, 去觸摸學生稚嫩的心靈, 以喚醒埋藏在學生心底的內在的成長需求和潛能, 讓學習成為孩子的本我需求動力, 促進其快樂學習、快樂地成長!
當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肯學習, 不自信時, 是否會反思一下, 孩子今天的狀況可能與自己在日常的教育中沒有關注孩子的心靈成長需求相關。 其實家長們可否注意到, 自己的孩子對很多新鮮的事物感興趣, 很好奇, 孩子們會去看看、摸摸、動動, 此時, 家長一聲呵責“不准動”, 一下就扼殺了孩子探索外界的勇氣和力量。
家長該怎樣才能引導孩子快樂學習呢?這需擁有魔力的“教育之手”,
就是你在孩子探索世界時的鼓勵和陪伴, 在孩子取得進步時欣賞和認同。 經常向孩子豎起你的“大拇指”, 你的欣賞和鼓勵會使孩子享受到學習的快樂, 並進而成為學習的動力, 更加努力學習。
塑造良好自我形象
講座中有家長反映自己上高中的孩子會在家中抱怨父母不求上進, 甚至責備父母不愛學習。 這引來了另外一些家長的羡慕, 驚歎這個孩子不僅自己積極上進, 還要求家長進步, 真好!這位家長自己是一名中學老師, 從小給孩子樹立了良好的自我理想, 只是由於家長沒有跟上孩子成長的速度, 沒有繼續成長, 引起孩子對父母形象的某種失望。
根據佛洛德的理論, 超我是引導人類擁有更高尚行為的動力, 其突出的特點是追求完美,其中自我理想來自兒童從父母處獲得獎賞的經驗,兒童的某些行為得到父母的認可和讚賞,這種經驗內化後就構成了自我理想。明白了這個道理,家長在生活中不僅要注意培育孩子良好的自我理想,也要身為表率,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何勝昔說,我們的教育就是要引導孩子在現實生活中不斷地塑造自我,在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過程中,尊重本我快樂的需求,培育超我的理想形象,實現自我的價值。如果自我和超我發展不好,就是一個極度自私、蠻不講理的人;即使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也不管用,成為難以協調和控制的人。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無論事件大小,都對我們心理的三個“我”提出挑戰,當我們能充分發揮自我的調節平衡作用,抑制本我欲望,實現超我價值,那你就是一個身心健康的我,一個找到了自我的我。
兩個最佳工具
何勝昔談到,激發孩子的心理動力,父母有兩個最佳的工具:其一是關愛讚賞的眼神,激發本我的動力;張開我們的嘴,讓學生從家長、教師的鼓勵中感受快樂吧。家長要學會傾聽——專注聽取學生的心聲;學會寬容——平靜地面對學生的錯誤;學會鼓勵——不斷激發學生的自信。得到家長和老師真誠尊重的學生,一定會快樂的。其二是嚴厲否定的態度,益於超我的塑造。錯了就是錯了,不對就是不對,嚴厲否定的態度對塑造超我十分重要。
所以,我們培養孩子,要多讓他到現實中探索和摔打,以形成自我人格。要用符合社會大眾普遍要求的倫理、道德和法律教育孩子,讓他形成超我人格,如果等到他長大了再去補救,就非常困難了。此外,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把自己對社會、對人生的不完善或不正確的看法,情緒化地拿去教育和影響孩子,這樣做對孩子人格的形成是非常有害的。 其突出的特點是追求完美,其中自我理想來自兒童從父母處獲得獎賞的經驗,兒童的某些行為得到父母的認可和讚賞,這種經驗內化後就構成了自我理想。明白了這個道理,家長在生活中不僅要注意培育孩子良好的自我理想,也要身為表率,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何勝昔說,我們的教育就是要引導孩子在現實生活中不斷地塑造自我,在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過程中,尊重本我快樂的需求,培育超我的理想形象,實現自我的價值。如果自我和超我發展不好,就是一個極度自私、蠻不講理的人;即使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也不管用,成為難以協調和控制的人。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無論事件大小,都對我們心理的三個“我”提出挑戰,當我們能充分發揮自我的調節平衡作用,抑制本我欲望,實現超我價值,那你就是一個身心健康的我,一個找到了自我的我。
兩個最佳工具
何勝昔談到,激發孩子的心理動力,父母有兩個最佳的工具:其一是關愛讚賞的眼神,激發本我的動力;張開我們的嘴,讓學生從家長、教師的鼓勵中感受快樂吧。家長要學會傾聽——專注聽取學生的心聲;學會寬容——平靜地面對學生的錯誤;學會鼓勵——不斷激發學生的自信。得到家長和老師真誠尊重的學生,一定會快樂的。其二是嚴厲否定的態度,益於超我的塑造。錯了就是錯了,不對就是不對,嚴厲否定的態度對塑造超我十分重要。
所以,我們培養孩子,要多讓他到現實中探索和摔打,以形成自我人格。要用符合社會大眾普遍要求的倫理、道德和法律教育孩子,讓他形成超我人格,如果等到他長大了再去補救,就非常困難了。此外,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把自己對社會、對人生的不完善或不正確的看法,情緒化地拿去教育和影響孩子,這樣做對孩子人格的形成是非常有害的。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