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研究顯示, 感覺孤獨的人更容易相信所謂的超自然(通常指超自然力量或者超自然現象), 比如說認定上帝、天使或者奇跡確實存在。 美國科學家指出, 人類已經進化成群居動物, 孤獨感所能產生的影響自然是相當可怕的。
領導此項研究的芝加哥大學研究員尼古拉斯-埃普利表示, 對於我們的祖先來說, 群居是生存和安全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完全與世隔絕或者流放無異於被判以死刑”。 他指出, 在現代社會, 群居並不是生存下去的一個關鍵因素, 扮演這一角色的乃是與社會之間的聯繫。
埃普利的研究顯示, 當感到孤獨時, 人們可能試圖重新點燃曾經的友誼之火拼尋找新朋友, 或者人格化身邊的裝置構建社會關係網, 比如說電腦、汽車或者寵物, 除此之外, 他們也可能相信超自然力量和現象或者宗教中的人物。 研究發現將刊登在2月出版的《心理學》雜誌上。
在研究過程中, 埃普利的小組試圖誘使參與者產生孤獨感, 用以確定孤獨感會對他們養寵物和信仰宗教形象產生影響。 在一項試驗中, 研究人員要求大學肄業生觀看一些電影剪輯,
所有三組參與者均被要求描述他們擁有或者認識的一個寵物, 並從一張描述最為準確的表單中挑選出寵物的3個特徵。 這張表單包含了與社會關係有關的人格化特徵(體貼、富有同情心)以及對行為表現的簡單描述(爭強好勝、精力充沛、可怕)。
實驗結果證明, 相對於恐懼組或控制組的參與者來說, 產生孤獨感的一組更傾向於將人格化的描述用於寵物身上。 在此之後, 所有三組參與者又被要求評估他們對鬼魂、天使、魔鬼、奇跡、詛咒和上帝的相信程度, 結果再次證明, 孤獨組更傾向於相信超自然事物。
作為此項研究的一部分, 埃普利和同事要求這些來自芝加哥大學的參與者填寫一份性格調查問卷, 並告知參與者答案將被輸入一台電腦以便對他們的未來生活作出預測。 預測結果顯示, 半數參與者的未來生活將會與孤獨為伴, 另一半則會在以後打造緊密的社交網路。 埃普利說:“我們試圖控制他們的孤獨感, 以便讓他們感到孤獨。
在此之後, 埃普利等人又要求參與者評測他們對另一項研究涉及的同樣的超自然事物的相信程度。 評測結果顯示, “孤獨組”相對於“社交組”來說更傾向於相信超自然事物。 對於這一結果, 研究人員又將它們與未來生活預測前的評測結果進行了比較, 結果發現, 此前相信上帝存在同時又感到孤獨的參與者在這項試驗之後更信仰超自然事物。 埃普利在接受生活科學網採訪時說:“我們發現誘導人們產生孤獨感會讓人們更加信奉宗教。 ”但他同時也指出, 孤獨感並不會導致任何突然的轉變。
埃普利說, 養寵物、信仰宗教和參加體育鍛煉均能提高一個人的幸福感和健康感, 但其中的緣由到底是什麼現在還不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