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外科>正文

中醫如何治賁門失弛緩症

賁門失弛緩症病因迄今未明, 被認為是神經源性疾病, 病理變化程度與病情、病程有關, 食管可見擴張延長, 並呈不同程度的彎曲;黏膜可有炎症或潰瘍形成。 應與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賁門癌相鑒別。 該病屬於中醫學“噎證”、“反胃”、“胃痛”等範疇, 病機為氣機鬱滯, 氣逆於上。 接下來為您詳細介紹一下中醫如何辯證治療賁門失弛緩症。

1、肝鬱氣滯:

由於情志不暢, 肝氣鬱結, 疏泄不利, 觸犯胃腑, 胃氣失降, 上逆食管而致。 症見進食梗噎, 食入吐出, 時輕時重, 遇怒更甚, 胸脅疼痛, 胃脘脹悶, 善作太息, 飲食減少。 舌質淡紅,

苔薄, 脈象弦細。 治宜疏肝理氣, 利膈寬胸。 方選金鈴逍遙湯, 藥用川楝子、郁金、柴胡、白芍、白術、茯苓、枳殼、蘇梗等。

2、脾胃陰虛

由於素體虛弱, 偏嗜辛燥, 傷及脾胃, 耗竭陰津, 食管失養, 難以咽下而致。 症見咽下不利, 食後即吐, 胸脅疼痛, 胃脘灼熱, 口幹唇燥, 大便幹結。 舌質紅少津, 脈象細數。 治宜養陰清熱, 益胃生津。 方選益胃湯化裁, 藥用北沙參、麥冬、玉竹、生地、石斛、半夏、沉香、天花粉、雞內金、白蜂蜜等。

3、痰氣交阻

由於憂思傷脾, 運化失職, 水濕停聚, 痰濁內生, 氣機不暢, 交阻食管而致。 症見吞咽困難, 食後複出, 嘔吐痰涎, 吐後覺舒, 胸膈痞滿, 時有疼痛。 舌質淡, 苔白膩, 脈象弦滑。 治宜理氣化痰, 和胃降逆。 方選四七調氣湯化裁, 藥用紫蘇、厚樸、陳皮、半夏、枳實、砂仁、竹茹、萊菔子、紫蘇子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