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網導讀:
降糖藥可以代替胰島素嗎?在治療糖尿病的過程中, 很多患者有這樣的心理, 認為一旦開始打胰島素就無法擺脫了, 因此拒絕使用胰島素治療, 想用降糖藥代替。 那麼, 降糖藥可以代替胰島素嗎?一起來看看下面的解釋吧。一、降糖藥可以代替胰島素治療嗎?
治療2型糖尿病的藥物主要包括口服降糖藥和胰島素, 其最終目的都是要有效控制血糖。 但是, 任何口服降糖藥都不能替代胰島素。
口服降糖藥要降低血糖, 最終需要依賴胰島素的存在, 無論是協助胰島素作用, 還是促進胰島素分泌,
口服降糖藥主要應用於2型糖尿病患者。 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確診時, 胰島素的分泌僅為正常人的一半, 並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年以3%~4%的速度下降。 所以口服降糖藥在開始治療5~10年療效較好, 但隨著病程的延長, 逐漸需要補充外源性胰島素, 甚至需要以胰島素為主來控制血糖。
二、什麼時候需要用胰島素治療?
是否使用胰島素要根據病情決定。 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 很多情況下只需短期使用, 如妊娠分娩、外科手術前後、出現急性糖尿病併發症和各種感染等。 此外, 人們新近發現, 在2型糖尿病的早期,
如果由於自身胰島素分泌不足, 口服降糖藥不能有效控制血糖, 則可能需要長期加用或單獨使用胰島素。 有部分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胰島素治療後, 可以停用, 恢復口服降糖藥治療。
1、從發病機制選擇降糖藥物
2型糖尿病發病機制主要包括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不足兩個方面。 對於不同的患者, 上述兩種原因在導致糖尿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 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 某些患者以胰島素抵抗為主, 也就是說胰島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了。
這種情況下應用胰島素治療時, 必然要加大胰島素用量以抵消胰島素抵抗帶來的作用不佳問題, 增加了胰島素的不良反應,
還有一部分患者糖尿病病程長, 胰島功能差, 同時又存在明顯的胰島素抵抗, 這部分患者使用單純的胰島素治療是不夠的。 所以對不同的患者治療的策略也有所不同, 糖尿病患者需要個體化治療。
2、聯合用藥是常用治療方式
口服降糖藥物中雙胍類和噻唑烷二酮類屬於胰島素增敏劑, 可以改善外周組織如肝臟、肌肉、脂肪的胰島素敏感性, 從而更好地發揮胰島素的作用。 當患者有明顯的胰島素抵抗時, 增敏劑的應用可能會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作用。
另外這兩種藥物聯合胰島素治療時, 可明顯減少胰島素的用量, 更好地保護胰島B細胞功能。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可以延緩葡萄糖在腸道的吸收, 降低餐後高血糖, 對於單純的餐後高血糖患者有明確的降糖作用, 聯合胰島素治療時也可以減少餐前胰島素用量。
另一方面, 口服降糖藥物又有其局限性, 比如磺脲類(如格列吡嗪、格列齊特、格列美脲等)和格列奈類(如那格列奈、瑞格列奈)作用於胰島B細胞, 促進胰島素的分泌, 對於胰島功能差的患者其作用較差, 且有繼發性失效的問題。
由此可見, 在口服藥物不能良好地控制血糖時, 應儘早應用胰島素, 防止胰島功能的進一步惡化;而胰島素注射的患者當存在胰島素抵抗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