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糖尿病眼病要做哪些檢查

養生之道網導讀:

糖尿病眼病要做哪些檢查?糖尿病眼病是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之一, 高血糖對眼睛的影響比較大, 多見的眼病有白內障、視力下降, 嚴重者會失明。 因此, 糖尿病人要注重檢查眼睛。 那麼, 糖尿病眼病要做什麼檢查呢?看看下面的介紹吧。

一、糖尿病眼病要做哪些檢查?

1、視力檢查:

糖尿病患者首先要對視力進行檢查, 通過視力的好壞, 可以直接反應出患者血糖控制的好壞。

2、電生理檢查:

可以很好的檢查視神經、視網膜的生理情況, 為糖尿病白內障手術提供有效的資訊。

3、B超檢查:

對眼前節混濁窺不清眼底時有很好的診斷效果,
它可以真短處玻璃體有無混濁或積血, 有無機化條索和視網膜脫落的情況。

4、眼底檢查:

是糖尿病眼病的檢查的一種, 也是十分必要的檢查, 即使患沒有自覺眼病的症狀, 通過眼底檢查也能很好的發現病情。

5、裂隙燈顯微鏡檢查:

患者還應進行裂隙燈顯微鏡檢查, 隨著患者病程的延長和血糖不能很好的控制, 眼內會出現一些細微的變化, 通過裂隙燈顯微鏡可以很好的檢查。

6、眼壓:

由於糖尿病患者青光眼的發病率明顯增加,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玻璃體視網膜出血後,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發生率高, 這類患者實施玻璃體手術的時候, 如果聯合惰性氣體或者矽油填充, 手術後常常會併發眼壓升高。
因此, 眼壓測量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常規檢查項目。

7、OCT:

OCT檢查是採用850納米波長的鐳射對視網膜進行斷層掃描, 主要用於黃斑水腫、裂孔的測量和青光眼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的測量, 檢查結果可以精確到微米級, 這是近10年發展起來的一項眼科影像學診斷新技術。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常常存在黃斑水腫, 黃斑水腫是患者視功能損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OCT檢查有助於黃斑水腫的診斷、鐳射光凝、曲氧萘德玻璃體腔注射等治療和療效判斷。

8、眼底螢光血管造影:

眼底螢光血管造影檢查, 是將造影苭通過靜脈注射到人體內, 利用特定濾光片的眼底照相機, 拍攝眼底血管和灌注的過程。 通過這項檢查,
可以瞭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有沒有微血管瘤, 是不是存在視網膜無灌注區, 有沒有視網膜內微循環異常、黃斑水腫和早期新生血管等等。 眼底螢光血管造影檢查, 是糖尿病眼底病變臨床分類、治療方法選擇和療效判斷的最重要依據。

最後, 糖尿病人應堅持定期進行糖尿病眼病檢查, 一旦確診糖尿病, 就應儘快到醫院眼科檢查, 如沒有明顯病變, 應每隔6個月左右複查一次;如果眼底已有出血、水腫和滲出等視網膜病變, 應2-3個月隨訪一次。

二、糖尿病眼病的4大信號:

那麼, 什麼情況下糖尿病人要做眼睛檢查呢?下面介紹糖尿病眼病的4大信號, 糖尿病人要警惕了。

1、視力下降:

糖尿病患者視神經損害或眼底血管病變,
使視網膜組織缺氧而形成微血管瘤或視網膜靜脈擴張、白斑、出血、動脈硬化, 甚至發生視網膜剝離, 造成視力下降。

2、近視:

糖尿病患者體內大量的糖和鹽隨尿液排出, 加上口渴多飲, 血液滲透壓降低, 房水的滲透壓也隨之下降, 使晶狀體膨脹、變厚變凸, 屈光度增加形成近視。

3、瞳孔變小:

糖尿病導致植物神經損害, 可影響瞳孔的舒縮功能。 糖尿病患者的瞳孔較正常人為小, 而在眼底檢查時用擴瞳劑效果不佳, 放大瞳孔的能力也較正常人差。

4、白內障:

糖尿病患者血和眼內房水的葡萄糖水平升高, 眼內糖代謝受到障礙, 形成一種稱為山梨醇的物質, 積聚在晶體內, 造成晶體纖維腫脹、混濁, 形成白內障。

看了以上的介紹, 現在你知道了糖尿病眼病要做什麼檢查了吧,

這些檢查不是全部都要做, 具體需要根據實際病情與醫囑。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