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進補,
吃掉“秋膘”,
輕鬆享“瘦”
大家都知道秋天是個進補的季節,
那麼減肥與進補是否矛盾呢?當然不是,
從中醫上來說,
秋天進補主要講的是補中益氣,
對體虛肥胖者來說,
這些人往往內分泌失調,
使體重超常。
減掉脂肪後,
適當進補可增強體質,
使內分泌正常運行,
更容易全面吸收營養。
另外,
平日減肥,
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節食,
其實如過度節食會造成體內的一些維生素缺乏,
而一些維生素在脂肪分解代謝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此,
中醫指出,
只要選擇的食物和攝入時間得當,
進補是不會影響減肥的。
中醫告訴我們, 有些食物在秋季攝入不但有減肥的作用, 還有護膚作用。 如:梨、百合、大棗、胡蘿蔔、麥冬、銀耳、靈芝等。 這些食物不但具有甘潤養肺、生津潤燥、健脾養血的作用, 還可以護膚養顏。 由於這些食物膳食纖維豐富, 可促進腸蠕動, 防止便秘, 可以起到減肥進補雙結合的神奇功效。
不過, 中醫提醒大家:秋季進補一定要注意傾瀉胃中之火, 尤其是那些常吃辛辣、油膩的人常積熱於腸胃, 更應該待胃火退後再進補。 秋季進補最好將滋補的燉品放在早上空腹吃, 吸收的營養會更好, 而其還可以防止脂肪堆積。
秋季是減肥的黃金季節
中醫:秋季減肥效果最佳相信很多人都有過夏季吃不下飯的“苦夏”經歷,
氣溫降低之後,
人們往往食欲大增,
加之街頭小吃的誘人香味,
於是大開“食戒”,
往常不感興趣的炸雞之類食品也忍不住要大塊朵頤。
營養師李蟬提醒大家:秋季暴飲暴食,
不僅會加重胃腸負擔,
而且容易導致身材走樣。
暴飲暴食很容易造成人體的攝入大於消耗,
所以秋季我們更需要控制飲食。
中醫指出,
其實秋季是減肥的黃金季節。
人體胖瘦在一年中是呈波動狀態的,
夏季氣溫高影響食欲,
而且女性夏季著衣較少,
為凸顯身材也會有目的地減肥。
因此從夏季進入秋季人一般來說相對要瘦一些,
秋季減肥, 中醫教你怎麼吃
中醫指出:入秋後最好少吃寒涼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 尤其是脾胃虛寒的肥胖者更應禁忌。 消化道不適的肥胖者在秋季應少食多餐。 多吃熟軟開胃易消化的食物, 少吃油膩食物。
另外, 中醫提醒我們:入秋後實際還有很長一段時間, 氣溫還是較高, 空氣濕度也比較大。 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 肥胖者調離脾胃應該側重於清熱、利濕、健脾、以使體內的濕熱之邪從小便排出, 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 防止由於脾胃運化不好而堆積脂肪和多餘的水份。
秋瓜秋果,
甜蜜享“瘦”
忙於“貼秋膘”的時候,
大家不要忘了多吃些時令蔬菜、水果。
同時, 中醫提醒大家, 對於柿子、葡萄、櫻桃等糖分較高, 容易刺激食欲的水果, 應儘量少食, 避免導致攝入糖分較高而出現肥胖。
最後, 中醫提醒廣大的減肥網友:深秋時節, 低氣溫下肥胖者為血管彈性容易降低, 血壓升高, 血液粘稠, 易形成血栓。 因此, 肥胖者要特別注意高血壓, 糖尿病、冠心病的先兆症狀,
中醫絕招:秋天吃這些肉不長“膘
秋季適當“貼秋膘”確實有助於恢復體力,
但若吃得多,
動得少的話,
很容易秋後發福。
所以,
“貼秋膘”應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進行。
一般人可從日常飲食中得到足夠的營養,
中醫認為,
立秋後是生津養陰的好時節,
高脂肪並不利於養生,
但營養師告訴我們這並不代表著秋季不適合吃肉。
營養師解釋,
肉和肥胖沒有必然聯繫,
人在肥胖狀態下,
能量代謝與脂肪無關,
主要以消耗碳水化合物為主。
碳水化合物取代脂肪過多攝入才是肥胖發生的真正原因。
不吃肉類,
不僅會減少脂肪的攝入,
而且會減少蛋白質的攝入。
而蛋白質是人體的必需營養素,是生命的基礎。因此,營養師建議秋季減肥可以適當進食一些肉類,如泥鰍、鯽魚、白鴨肉等有柔潤功效的肉類。這些肉類從中醫角度來看,具有防秋燥、護陰、滋腎、潤肺的功效。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秋季天乾物燥,在吃肉時候,多以燉、蒸、煮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