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科普:什麼是糖尿病的“黎明現象”

養生之道網導讀:

什麼是糖尿病的“黎明現象”?有些糖尿病人會出現夜間血糖穩定, 但從清晨卻出現空腹血糖明顯增高的現象。 醫學上稱之為黎明現象。 其危害性不大, 通過飲食調節與調整胰島素使用量一般都可以恢復到穩定狀態。 那麼, 為什麼糖尿病人會出現黎明現象呢?糖尿病人要如何應對?一起來瞭解吧。

一、什麼是糖尿病的黎明現象?

黎明現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夜間無低血糖發生, 由於人體內有許多不同的激素, 很多激素都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如糖皮質激素、甲狀腺激素、胰高血糖素等等,

而這些激素的分泌高峰一般出現在上午5~7時(或5~9)時發生, 因此容易導致血糖升高, 這一現象最初是1981年由國外學者Schmidt首先提出, 這就是所謂的“黎明現象”。

二、為什麼糖尿病人會發生黎明現象?

“黎明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午夜過後體內生長激素增多(垂體前葉分泌生長激素是有時間節律的), 生長激素是促血糖升高激素, 血液中生長激素水準升高, 需要較多的胰島素來維持血糖在正常範圍。 正常人的胰島B細胞自動分泌較多的胰島素, 所以血糖保持正常值。 而糖尿病人的胰島B細胞功能缺損, 尤其是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淩晨血糖顯著升高, 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病人中亦可出現“黎明現象”。

其機制目前還不清楚, 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清晨血漿胰島素水準降低。 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有類似的晝夜節律, 即清晨對胰島素需要量增加, 血糖正常與否取決於有無足夠的胰島素, 正常人可通過增加內源性胰島素分泌來代償, 而糖尿病人則因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或決定不足表現為高血糖。

2、胰島素的拮抗激素如生長激素、糖皮質激素、兒茶酚安等都存在黎明前或清晨分泌高峰, 導致胰島素相對不足加重, 而發生黎明高血糖現象。

3、如患者的精神狀態、黎明時的覺醒及睡眠深度等均可影響黎明時的血糖水準;另有很多研究證明正常人也存在黎明現象, 提示糖尿病患者的黎明現象僅為正常生理過程的擴大並明朗化, 且為糖尿病患者對血糖的代償調節功能不全的表現。

三、糖尿病人怎麼應對黎明現象?

首先, 該病患者在堅持使用一般飲食療法的基礎上可適當地增加餐次(一日可安排4~5餐), 同時, 在晚上臨睡前的一個小時左右應加餐1次, 可少量吃些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食物, 如一杯牛奶、一小碗稀飯或幾片麵包等。 這樣將有助於提高患者夜間胰島素的分泌量和敏感性, 避免其出現糖尿病“黎明現象”。

其次, 該病患者在常規服用降糖藥的同時應在晚餐前或臨睡前加用一次胰島素。 常用的方法是:中青年患者可于晚餐前注射一次6~8個單位的胰島素;而老年患者可于臨睡前注射一次4~6個單位的胰島素。 胰島素的選擇應以速效、作用時間短的劑型為宜。

要注意的是, 注射前需要加食睡前小吃, 如半杯牛奶和兩片餅乾等, 以避免注射胰島素後的低血糖發生。 一旦清晨空腹血糖得到滿意控制, 白天餐後血糖也易於控制。

看了以上介紹內容, 現在你知道了糖尿病的黎明現象是什麼了吧, 糖尿病人要懂得應對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